第(2/3)页 遥遥望去这三千亩金灿灿的麦子颇为壮观,也煞是好看。 其中一个平时跟李向平不太对付的农官酸溜溜的说道:“你们家是不是走了什么大运,为什么什么好事都让你们家占了。 明昭硕人一年多的时间官至三品诰命,你小子也是八品农官。 你们家各项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不说,就连你们家的麦子长势都这么好。 让人不嫉妒都不行啊。” 其实这人说的是实话,不仔细琢磨还不知道,一仔细琢磨吓了一跳,李家这两年发展势头确实很猛。 不过只有李向平知道他们家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有个好娘,是他们全家付出全部的心血换来的。 到现在有许多事情她娘还亲力亲为呢,那本就不该是一个三品诰命做的事。 不过这些李向平并没有向他们解释,他娘说过既然付出了就安心的享受这些成果就可以了。不必向外人解释。 倒是凌县令开口说道:“本官带你们来是参观李大人家的庄园的,是向他学习如何能把庄稼种这么好的,不是让你们来攀比嫉妒的。 你们同样是农官,而且比年纪论资历你们都比李大人要老,也没见你们培育出来的庄稼有多好。 与其有这个闲心在这里说风凉话不如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做不出政绩来的重要。” 凌县令几句话说的这些农官面红耳赤的。 因为农官不需要经过层层选拔,他们大多数是家里出钱捐来的小官,同样是八品,但是含金量跟李向平这个皇帝钦封的八品可是差远了。 凌县令的几句话让他们再也不敢多说废话。 另外一位王姓农官见气氛尴尬,笑着打圆场道:“对,对,对,我们今天就是来向李大人学习的。 李大人家的庄稼长势确实比其他家的都要好,无论是以前的土豆地瓜,还是现在的小麦,我们想着肯定是有诀窍的。 如果能把这方法推广开来,对咱们大燕的百姓也有莫大的好处,李大人也是功德一件不是。” 凌县令听了这话脸色才缓和了一些。 李向平闻言笑道:“王大人说的是,本官也是有这个打算的。 只是如果要呈报给县令大人必须要有准确的数据才行。 而且目前我也只是在实验中,这不刚有了一点成绩,就邀请诸位大人前来参观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