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思考再三,看着一位位斗志昂扬的战士们说道: “敌人现在发现了路上被我们打掉的坦克,一定心有戒备。” “我们现在出手,没有办法快速结束战斗,他们还会叫来空中支援。” “不能打。” 李长明决定不打。 闷在狭小空间里的战士们面面相觑: “那就不打!” “一切听从指挥!” 可是闷在坦克里是多么的难受,或许只有坦克兵知晓了。 李长明沉着脸,看向装填手说道: “去,挖个耳窝子出来。” “我们每个人每隔一段时间去耳窝子里透气。” 说来这个耳窝子,其实就是在坦克底部挖出来的一个坑。 关键时刻,这个地坑可以用来防御轰炸与炮击。 但是现在。 战士们能利用这一点空间来喘息放松。 李长明微微推开半圆形的舱盖,露出一条细缝。 他长长地对着细缝呼吸着新鲜空气,就又恋恋不舍地关去了舱盖。 “咔吱。” 半圆形的舱盖关上,舱盖上作为伪装掩护的草叶微微摇晃。 在40年的二战间,坦克的装甲与火炮口径几乎代表了一切。 但是现在。 坦克战强弱的综合考量,再也不是单纯的重量、装甲、速度、机动性等维度对比。 更是细节上的对抗。 T34中坦和M46重坦,鹿死谁手? 就藏在这细节之中。 “咣当。” 山路上。 跟在米军装甲卡车后面的一位大兵抬脚踢开掉落在地上的105毫米弹壳。 弹壳咕噜噜滚开,撞在了斑驳凹坑的谢尔曼坦克上。 大兵停在原地,掏出香烟掉在嘴里。 可是他才想抽一口烟。 入眼却看到了倒在地上被爆头的尸体。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