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咱们能怕了敌人吗?-《浴血国门之无名碑》


    第(1/3)页

    ..

    那被爆头的尸体瞪大双眼,仰面躺在湿漉漉的肮脏泥地上,看上去似乎还在留恋人间。

    叼着香烟的大兵微微一愣,将嘴里的香烟取了下来。

    他蹲在尸体旁边,伸手拉向尸体手腕上的手表。

    “呵...”

    吹了吹手表表面,用手擦了擦,大兵悠悠起身。

    他直愣愣地看着地上的尸体,挥了挥手里的手表示意:

    “谢了,兄弟。”

    “我会帮你报仇的。”

    迈步跨过这一具尸体,大兵跟随零散的步兵队列朝前前进。

    前方,一辆M46巴顿坦克开路。

    后面,一辆M4谢尔曼坦克。

    轰隆隆前进的时候,装甲车里的大兵队长抓起通讯器,望着空荡的旷野冷静说道:

    “安全。”

    “24号,上来吧。”

    “沙沙...”

    通讯器一声细细电流声,传出回应:

    “B24收到。”

    “马上就来。”

    就在这时。

    长长公路后方,竟又行驶出了一辆M4谢尔曼坦克。

    “轰轰轰!”

    24号M4谢尔曼坦克慢吞吞地跟在步兵队列的最后面,看上去像是垫底的大胖子。

    在步坦协同的大多数突进情况,坦克在前头开锋,以做步兵掩体掩护。

    除一线坦克外,二线坦克放在步兵的后面进行跟进,还可以作为火力支援。

    这是二战时期常用的突击中坦克队列。

    与步兵突进不同。

    步兵突进的时刻,排连长可以说是位于队列中间。

    但是坦克车队,排连长位于首车。

    首车与第二辆坦克的距离,有时候甚至会达到500米。

    期间步兵与坦克的距离,在50-100米左右。

    步兵与装甲车的距离,约有20范围。

    这个模式,或许就是米军最为早期的机械化步兵排运动策略:机步排‘布雷德利’运动。

    可以说,二战欧洲战场上米军装甲步兵战术,是真正完全的机械化步坦协同。

    敌人,很强。

    沉默的T34坦克里。

    所有人都在透过那小小的窗口,望向远方长路上的米军部队。

    “又多了一辆...”

    “三辆...”

    驾驶员盛力标抹了抹额头汗水,心中不由得咯噔侥幸。

    “还好刚才没有进攻...”

    “要不然咱们就危险了...”

    浑身汗水的李长明透过瞭望镜的斑驳窗口,眼眸飘了一眼米军步兵后方冒出来的谢尔曼坦克,也是眉头紧锁。

    他知道这场仗不好打。

    但是如果要按装甲数量和强弱来摆在一起比较。

    那半岛战争志愿军干脆别打了。

    李长明收回视线,看向惴惴不安的战士们鼓舞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