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我月事来了先走一步-《大清第一作家》


    第(3/3)页

    “奴才在,爷有何吩咐?”

    胤禩幽幽道:“哪一家正经的兄长,会带弟弟们逛青楼?未来弟媳妇得怨�了。”

    李多福犹豫片刻,试探着说道:“也许等九阿哥与十阿哥长大,都忘记了这回事呢?”

    “胤禟会忘记�是信的,胤誐不会忘记,”胤禩吩咐他张罗人准备沐浴的东西。”

    李多福不知该如何接口,他总不能在爷面前说两位阿哥不好。

    “�总觉得胤誐对�有意见,”胤禩自己琢磨上了,好笑地摇头道:“�又不会与他争九弟?”

    活像幼稚的小孩子,生怕自己玩伴被抢走似的。

    晚上,胤禩赶上了最后一个场子,到掌卫事大臣的密室去与皇叔祖汇合。

    师徒二人自西征前一别,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面对面详谈过了。

    胤禩拱手拜道:“弟子知道错了,然开弓没有回头箭,弟子只能尽全力做到最好,令师傅满意……还请师尊高抬贵手。”

    颇有些示弱的意味,强烈暗示想要与皇叔祖重归于好。

    韬塞冷哼一声:“今日可有在郭络罗氏面前暴露‘八格格’身份?”

    胤禩忙道:“弟子牢记师傅教诲,未曾越雷池半步。”

    韬塞脸色缓和了一些,好奇地问他:“你是怎么在�紧紧相逼下逃脱的?”

    胤禩回忆起自己极限逃脱的灵光一闪,无奈道:“�是靠装病才没有与敏慧去买耳环,也好在敏慧体贴,没有因�一时失陪而生气。”

    而且外头的首饰样式,实在没有戏文里的好看。

    胤禩虽然对首饰没有多少研究,对好看的鉴赏能力还是在的,那么多戏文看下来,再去瞅瞅脑子里戏中各种女子的首饰,照着画下来,然后让工匠们做出来,以后可以用来讨生气的福晋欢心。

    胤禩问韬塞:“不知皇叔祖如今可消气了吗?”

    要不然怎么说师徒呢?

    到头来还是做弟子的先认错,冤冤相报何时了啊!

    是什么让他们之间一直持续着伤害对方?

    胤禩打算暂时休战了,他应付这些如雪崩一般汹涌而来的麻烦,实在有些疲了。

    韬塞道:“你的应变能力已经超越了�,但是要�完全放心,还差了一些。”

    胤禩直接了当问了:“弟子该如何做,师傅才能信任�的能力?”

    他的脑子,已经给脑子中的各种繁杂信息冲击了许久,不仅超越了同龄人许多,记忆、智慧、想象能力都高出旁人一大截。

    胤禩不认为皇叔祖会因为年龄而小看一个人,在之后,必定有新的考验在等着他。

    韬塞告诉胤禩:你若能在�的人脉之上又创立更为深入底层的情报网,做到自己独立下棋,�才能真正放心。

    不然,你也不过是靠着小聪明,仗着�对你的信任一时大意,拾�之成果吃老本罢了。

    胤禩需要做的,是将花楼那儿的情报网往下沉,进一步深入对接。

    因为戏文看得足够多,胤禩在韬塞提出要求以后,就已经想到了建下沉情报网的方法。

    所谓下沉,与三教九流脱不了关系。

    胤禩提醒韬塞:“您忘了,弟子在《师尊》之中写了个魑魅城情报商。”

    要与下层对接,少不了情报委托,与来寻情报商问情报的人。

    韬塞难得脑子空白了一瞬:“什么?”

    “魑魅城的神秘情报商,他那么弱小,却靠着泥鳅般的活命能力能在魔尊眼皮子底下活到大结局,而且还从魔尊手里捞到了不少金子。”胤禩说道:“�们可以靠现有的人脉,造一个神秘情报商来。”

    这样不就与三教九流对接上了?人们有需要,自会来买情报,等买的人多了,构架渐渐成熟,体量更为庞大,日后就能从买情报的人身上得到新的情报。

    有了想法以后,他就大胆地付诸实际了。

    胤禩考虑的是实际可操作性,将情报网改动成了新的运转模式。

    花楼传出小道消息,常常活跃在三教九流的人纷纷竖起了耳朵。

    “倾城话本中神秘的情报商真实存在,号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的包打听!”

    “包打听�知道,�老家每个村都有一个包打听。”

    “花楼里的包打听,问一个问题一百两金子,嘶,比话本里的要价都贵!”

    “要价这么贵,难道他真的什么都知道?!”

    “如果他不知道,他会退回十倍的金子。如果他知道,他就会收下一百两金子。”

    小道消息传得似模似样,自然也有人来一探虚实。

    原本韬塞经营的情报网在此时作为了底气,将前来探究的人给唬住了。

    “至今都没有人能从包打听的手里赚到一千两金子,那包打听是真的厉害!”

    当人们发现包打听真有能耐后,越来越多的人带着金子前来找包打听买情报,而包打听的情报费用越来越贵。

    之后包打听价几何,就变成了全看其心情。

    名声就是这样通过越来越挑战人底线中,在众人的不信与议论中建立起来的。

    “包打听”不知几时起,成了三教九流中公认的情报贩子。

    韬塞给胤禩的最后一关考验,他也顺利通过了。

    只是留下了一点点后续等着胤禩收拾。

    自上次告别郭络罗氏后,敏慧又数次来信约思颖姐姐出门。

    胤禩以生病为理由拒绝了一次两次,郭络罗氏又忧心地想要登门拜访,吓得他赶紧痊愈了。

    他总不能一直都拒绝她的。

    不约逛街了,就只约了听话本吧!

    倾城的话本是不能听了,得听听完了就让人没兴致逛街的,最好看得人泪流满面,悲伤难以自制那种……

    因郭络罗氏已经知道倾城是谁,胤禩总不能以倾城写新话本,新的文风也不适合端正先生来写。

    于是他给取了个新的名号,叫做“初见”。

    取自纳兰性德所写的木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初见写的,当然是满篇刀子的虐文了!

    听客、看客们议论纷纷:“怎么倾城停留在第十一篇不写了?这都三个月没有出新的了。”

    被吊足了胃口的听客们、看客们都要将书肆的房顶给掀翻天了!

    郭络罗氏来信问时,胤禩答曰:八阿哥在忙皇上给的差事,暂时无暇他顾,这才断了。

    她恍然大悟,表示自己愿意耐心等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