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从“靠海吃饭”到“朝九晚五”?-《超级农业强国》


    第(2/3)页

    太深奥的分析刘大伟不懂,但他知道一点,很多远洋捕捞渔船的非捕捞所得收入中,平均80%来自政府提供的燃油补贴。

    税收减免、中央财政的燃油补贴、以及省市级政府提供的船只建造补贴,甚至有些省级补贴接近一艘远洋渔船建造成本的一半……如果没有巨额的补贴,就没有远洋捕捞行业的繁荣。

    现在政府明显有限制远洋捕捞渔船规模的风声,干什么也不能与政府对着干啊。

    “何况,在国内海域打渔都能干架,出到远洋中,就不会干架了?”刘大伟感慨道。

    老程想起几年前他们参与的“地盘大战”,也哑口无言。

    渤海的渔业资源日渐稀少,所以他们一度加入了到黄海打渔的队伍。然而,黄海的渔业资源也谈不上用之不竭。冀、辽、鲁的渔民都南下打渔,为了争夺地盘,摩擦就不可避免了,有时甚至会发展为武力争斗。

    当年他们所在的船队,与黄海本土船队联盟展开了一场“海上大战”,甚至造成了数人伤亡,最后谁也没讨着好处。

    近海不平静,远洋难道会风平浪静?想想都知道不可能。尤其是近年来各国的渔业执法力度都在加大,开出的罚单金额也一路飙升。

    “咱还得好好想想以后的出路。”刘大伟眉头紧锁。

    说罢,他抬头一看,很快发现有点不对劲:“人都跑哪去了?”

    放眼望去,往日喧嚣的渔港冷冷清清,只有寥寥几个渔民在维护船体,擦拭着渔网。

    老程也意识到不太寻常:“发生了什么事?”

    两人对视一眼,上岸后找人询问,说是大伙都赶回渔村了。

    是什么事让大伙这么紧张?

    他们更好奇了,匆匆处理完渔获后,带人赶回了在渔港边上的渔村。

    进入渔村后就热闹多了,只见三两成群的渔民和村民,围着在讨论什么。

    面对他们的询问,一位卖了船上岸的船老大略显迷茫道:“你绝对想不到,嘉谷你知道吧,他们派人过来考察组建渔业专业合作社的可能……”

    刘大伟大吃一惊,第一个念头就是,是我知道的那个嘉谷吧。

    紧接着就是第二个念头,合作社?嘉谷是要将合作社铺到海上来了?

    虽然对于经常出海之人来说,很多社会讯息可能不太灵通。

    但嘉谷的名头,即使是渔民,没听说过的也少之又少。

    对方果然道:“嗯,就是你听说的那个嘉谷。听他们考察的人说,是要将我们这些渔民组织起来,在渤海大建渔场……”

    “叔,人家那是建海洋牧场?”旁边一位年轻渔民插嘴道。

    “嗨,甭管叫渔场还是牧场,不都是那么一回事吗?”船老大摆摆手,顿了一下,疑惑道:“不过,我听说嘉谷这家公司,不是种田养猪的吗?什么搞上渔场了?大伟你清楚不?”

    清楚不?

    他太清楚了!

    甚至于不用旁边嘟嘟囔囔的年轻渔民帮忙厘清海洋牧场与渔场的区别,刘大伟就知道嘉谷海洋牧场与一般渔场不是一回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