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步子迈多大,成绩说了算-《超级农业强国》


    第(2/3)页

    不过,齐政似笑非笑,道:“没钱,瞅着我们也没用啊。不怕老实说,别看我们做了三百亿的计划,但摊子大,资金链也是真的紧绷,没看我们在环保行业多是采取共同投资的方式合作吗?现在,我们的海洋牧场还有一大批投资机构的代表在进行考察呢。你信不信?我敢说嘉谷海洋牧场将放在渤海,他们就敢掉头就走。”

    说到钱就“伤感情”了,对方口风丝毫未松,打着哈哈道:“国家可没法投入那么多钱,毕竟财政有限。你不知道啊,仅仅是要完成‘大气十条’中规定的清洁能源替代、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企业污染防治等7项内容,五年内就需要投入1.7万亿元,如果仅仅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显然是杯水车薪……”

    齐政当然清楚这一点,要是有钱,也轮不到官方主动找上嘉谷了。

    齐政舒展着靠在椅子上,笑道:“我懂,需要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环保行业嘛。不过,一来,资本市场每天都有那么多热点投资机会,资本不可能也不会长期埋伏于一个还处在培育阶段的产业啊;另一方面,环保产业高投入、慢产出、高负债的特性,即使是我们嘉谷出头募资,也不是那么有吸引力……”

    “得了吧,你们嘉谷的项目,不就是热点投资机会?我可听说了,前往你们海洋牧场考察的投资机构代表人数,比评估专家多了几倍。”胡其远说着一笑。

    这次轮到齐政打哈哈了:“前提是,我们投资的海洋牧场避开渤海这个坑。”

    “不要说其他投资机构代表了,渤海综合整治问题涉及辽、鲁、冀、津等多个省市,以及环保、交通、海洋、渔政等多个部门,各方如果没有下大决心整治,就算是我,也不敢亲眼参与其中。”

    “这个决心可以有。”胡主任说的很轻松。

    电话这头的齐政有些无语,又有些理解。

    正如对方说的,环保治理的资金来源肯定不只是公共财政拨款,主力肯定是来自社会投资。

    但是,环保产业本身属于重资产、重资本行业,而大部分环保产业直接关系民生,政府不会允许重利,那么,钱从哪里来?

    政府态度明确的很——给政策、给项目、给时间,就是没有钱。

    对于发改委来说,他也是有资格而且也有动力推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计划的。

    不重视环保不行啊!不谈公众对本国环境质量的关注,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就喜欢利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

    这其实是针对那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譬如我国出口到南韩的活鱼,就遭到过长达45天的批批检验待遇,致使大量的活鱼死在码头,几乎无法再出口——人家就是盯着你的养殖环境等问题说事,你能怎么办?

    所以,哪怕是使我国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也要加大发展环保产业的力度。

    当然,环境方面,大气环境将率先跨越质量拐点;但是受水环境恢复周期长和众多新型污染物的影响,各类陆域和近海水环境实现质量拐点的时间将更晚;土壤污染治理难度更大——国家的整体统筹基本是按照这个顺序来规划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