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将种猪做成白菜价-《超级农业强国》


    第(2/3)页

    想要合作?对方让嘉谷农牧把数据传过去,他们再把结果传过来。

    嘉谷农牧上下都受不了这种桎梏,决定联合嘉谷实验室,完全自己开发,包括基因组的育种。

    实验室的陈建章对此当仁不让“种猪业是养猪业的龙头,也是最神秘,最具有技术壁垒的‘利器’。好的育种,就是在不同猪种中找到长得快、产子多、瘦肉率高的基因。”

    齐政痛下决心,当即拍板道“那就加大投入,以这批优良种猪为基础,执行我们的独立育种方案!”

    “大批量从国外引种,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就够了。我们要摆脱对进口猪种的依赖,实现公司自己的商品猪就可以直接做繁育种猪使用,我可不希望再仰人鼻息!”

    陈建章为此亲自主导猪种育种计划,做出的初步预算中,投资是买种的十倍都不止。

    其实,单从经济角度来讲,育种肯定是赔钱的,就是所谓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种猪需要几代繁衍,它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时间长、成本高让很多企业选择了短期行为,直接从国外进口种猪。

    但在养殖业中,一头公猪利用2~3年、母猪产6~8胎3~4年则淘汰,也就是每次引种的3~4年后,如果没有自己的育种,就陷入“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恶性循环。

    从国家的层面上看,直至2009年,才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98家国家级生猪厂,组建了自己的猪群进行育种。

    效果也相当明显。计划实施后,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种猪差距,种猪自给率大增,每年引进的种猪降至1万头以下,基本上实现了自主育种。

    嘉谷农牧的计划,比国家的计划提前了三年。

    而齐政的目标,也不限于自给自足,他暗下决心,要将优良的种猪,彻底做成白菜价。

    要说中国对世界人民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大概就是将大量工业产品做成白菜价。

    以前是靠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现在,我国每年量产千万级别的高中毕业生和本科生,再加上经过世界产业竞争淬炼世界最大技术工人队伍——海量的技术人员(技工、技师、工程师、科学家),再加上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这就是中国可以把一切貌似高端的产品一样样“白菜化”的秘密配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