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刘大顺送鱼-《狗子和他的女人》


    第(2/3)页

    “是同学不假,可人家是大局长,我怎么会为这事给局长张口呢?”邵兴旺说。

    “这是小事吗?这不是小事。孩子上学,这是大事。你侄子当年要是听我的话,好好读书,像你一样好好读书,也不至于还当农民。”刘大顺提起不争气的儿子,说着说着竟然抹起了眼泪。

    “大顺哥,大顺哥,你别激动,别激动。”邵兴旺安慰道。

    “咱们乡下人,没钱没关系,没路子,除了种庄稼,办啥事都不容易,我和你表姐,也就只有你这个在外面干大事的亲戚。如果连你都不帮忙,我真的就走投无路了。”刘大顺哭诉道。

    “大顺哥,你别激动别激动,我想想办法,想想办法。”邵兴旺安慰道。

    邵兴旺给刘大顺倒了一杯茶。

    看到邵兴旺将此事答应下来,刘大顺的情绪总算好转了一些。

    “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了,你表姐还在家等我呢!”刘大顺说。

    “这鱼,你还是拿回去吧?”邵兴旺说。

    “这是我和你姐的心意。你一定要收下。”刘大顺说。

    “可我住校,一个礼拜才回去一次。”邵兴旺说。

    “你不拿,就等于不答应给我办事。”刘大顺说。

    “那好,我收下,这事我想办法。”邵兴旺说。

    “我就说,你狗子一定能行。在咱们乡党眼里,你可是个大人物,大家都说,没有你办不成的事情。看来,大家说的真没错。”刘大顺说。

    “大家错了。我狗子,就是个普通人,哪有那么多本事啊!”邵兴旺说。

    “好了,不早了,我得回去了。再见!”刘大顺说完起身离开。

    邵兴旺将刘大顺送到学校门口,看着他骑上自行车,沿着道路,消失在暮色当中。

    “推辞不掉,就得硬着头皮办。”邵兴旺心想。

    回到宿舍,邵兴旺从床头拿起一本《观人经》翻看起来。

    这是一本老书,是他在学校图书馆的旧书堆里偶然发现的。

    地处深山的一些老旧学校,虽然现在撤点并校了。但因其大多修建年代久远,曾经的图书室还遗留有不少线装古籍,有些还是清代或者民国时期刊行的。

    邵兴旺手上的这本《观人经》就是一本线装古籍书,竖排繁体,作者是三国时期刘邵。

    轻轻地翻看书,泛黄的纸张中一行内容引起了邵兴旺共鸣: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

    邵兴旺具有一定的古文阅读底子,他试着翻译:在人的所有素质中,中正平和最为可贵。中正平和的资质必然显得平淡无味,所以能够调节金、木、水、火、土,使之和谐,并随外部的情势而变化。所以说观察人的品质,一定要先观察他是不是有着平淡的气质,然后再看他是不是聪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