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狗子和他的女人(大结局)(持续修改,以期完美)-《狗子和他的女人》


    第(2/3)页

    “我想成立一个基金会,希望局里能协助我。我家和荷花家快要拆迁了,听说光补偿款就一千多万。这么多钱,我们也花不完。我和荷花商量了一下,拿出500万,成立一个励志奖学金,一是补助家庭困难的学生,二是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三是对长期扎根乡村教育,对乡村教育做出贡献的老师进行奖励。我听说成立这样的基金会,手续比较麻烦,有些东西我也搞不太懂,还请老同学帮帮忙。”

    “恩呀呀!你让我敬仰啊!老同学,我没有想到,你风格和境界如此高啊!”丁惟实说。

    “我哪有那么好啊!折腾了大半辈子,总算明白了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了。至少对我来说,为自己所挚爱的这片土地做点贡献,也算没白活一回。”邵兴旺说道。

    “你厉害,你高啊!我们都要向你学习。我真不是恭维你,真的要向你学习。”丁惟实说。

    “那你也给咱捐点款。”邵兴旺调侃了老同学一句。

    “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不像你这‘拆千万’这么富有,我省吃俭用一辈子也挣不了这么多钱哪!”丁惟实说。

    “别介意,老同学,我知道你日子过得紧,我是跟你开个玩笑。咱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贡献,内心无愧就行,谁也别羡慕谁。要说羡慕,还真的要羡慕现在的孩子,遇到了好时代。”邵兴旺说。

    “不光是孩子,你我不是也遇上了好时代嘛!”丁惟实说。

    “咱们一起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为振兴中华,为民族复兴也出一份力。”邵兴旺说。

    “不愧是老党员啊!觉悟比群众高啊!”丁惟实说。

    “受党教育这么多年,我确实觉得自己升华了。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为此感到无上的光荣。”邵兴旺说。

    邵家棚村的学校建起来了,励志奖学金也设立了。三个村子拆迁后,腾出了大片的土地,农业开始施行机械化种植。三个村子的人都集中到了镇上,政府给每家每户按照统一的样子和标准,建设了三层小洋楼,还带有地下车库。虽然每一层面积都不大,但家家门前有小菜园,后院有小花园,比城里人住的楼房洋气得多,也舒服得多。

    为方便照顾老人,邵兴旺和荷花把线团的父母接到了家里和自己的母亲住在了一起。

    赵雨荷的父亲仍旧跟着二姐过。

    韩鑫和戚寡妇结婚后,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现在孩子已经上了学。荷花兑现了承诺,把拆迁款的一部分给韩鑫,韩鑫和戚寡妇又从中拿出了五十万,捐给了学校的基金会。

    韩鑫说,狗子和他的女人能拿出五百万设立奖学金,他和他的女人拿五十万,也不算什么。

    除了韩鑫和戚寡妇,三个村的拆迁户们大多数人家都给基金会捐了款。有捐三万的,有捐五万的,有捐八万的,还有捐十万的,除了狗子和他的女人,最大的一笔也就是韩鑫和戚寡妇捐的五十万。从此,韩鑫和戚寡妇的良好口碑在整个镇上建立了起来。狗子和他的女人设立的励志奖学金增长到了近一千万。

    有了钱,老师们的收入有了保障,再没有一个乡村教师因为收入问题离开这里,部分像邵兴旺一样从家乡走出去的人,又渐渐地回流到了学校,回到了家乡。

    邵兴旺他们还从大学招聘了一批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到学校任教,老中青三代教师形成了良好的梯队。在狗子的有生之年,学校将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