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问志篇 第五十三章 禅语-《兽印纪》


    第(3/3)页

    一上四层,慕容易的心中顿时升起一丝安祥。而远方,一名身披红色袈裟的老僧人,正盘坐在地上。

    这老僧给人的第一感觉便不禁使人升起一丝安静,祥和之心。

    “阿弥陀佛,老衲慧净。见过小施主。”慧净大师安定的看了看慕容易,缓缓道。

    “见过慧净大师!晚辈慕容易。”慕容易一看对方如此有礼,自己也不好失了礼数,顿时回礼道。

    慧净大师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道:“慕容小施主不必担心。我这四层不问生死,不问心境,不问对错,不问是非。只问佛缘。”

    慕容易疑惑道:“晚辈不才,愿闻大师高见!”

    慧净大师道:“其实人人皆有佛性,小施主天资聪慧,修为惊人。更能凭借一己之力闯到四层来,可见甚有佛缘。

    “请大师赐教!”慕容易对着慧净大师微微一礼,恭敬道。

    慧净大师笑道:“所谓六道众生,生死轮回,六道者。即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鬼道,地狱道。恶道有苦无乐,天道乐多苦少,修罗多嗔恚。惟有人道,苦多乐少。所以六道之中,适于修行者修行的也惟有人道。佛经常说,人身难得。意思就是说,今生以过去的善根福德,获得人身,但来生是否仍能获得人身,则要以今生的善恶业力来做决定。学佛修道的人,倘能保持人身,纵今生修道无有成就,来生仍可继绩修持,倘一失人身,何时才能脱离恶涂,就很难预料了。”(二)

    慕容易感同身受,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只感觉一股清新之气吸入肺腑之中,畅快之极。耳边更是响起了一段梵天净音,甚为美妙。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既是空,空即是色……”(三)

    看着慕容易如此陶醉的样子,慧净大师慢慢站起了身子。口中继续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四)

    这一句话,犹如醍醐灌顶。慕容易顿时从陶醉之中清醒了过来。接着一楞,顿时发觉自己失态。他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冲着慧净大师傻笑了几声来掩饰自己的尴尬之情。

    而慧净大师看着慕容易如此表情,却显得甚为高兴。

    慧净大师道:“看来小施主确实与我佛有缘。其实老衲这一关很简单,任何人都能通过。设此关的目的,只是希望有缘之人能参悟一些佛理,仅此而已。”

    慕容易轻笑一声,感激道:“大师慈悲为怀,缅怀苍生,晚辈佩服不已。如今更是在听得了大师的禅语后,茅塞顿开。我想这些话对晚辈日后,一定有所帮助。”

    “善哉,善哉。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看着慕容易如此谦卑恭敬的样子,慧净大师也甚为开心。

    突然,慕容易觉察到了什么。惭愧道:“大师莫怪,请恕晚辈不能放弃此行。还望大师成全。”

    慧净大师不怒反笑,全没放在心上,面色看不出丁点波澜。显然慕容易误会了慧净大师的意思。

    接着,慧净大师点了点头,不在意道:“没什么,老衲本就没有让施主放弃,更没有为难于你的意思,既然你能踏上我这四层来便是佛缘。只是希望施主日后能够把持住心性,别无他意。至于小施主你嘛,现在就可以直接通往五层,接受下一关的考验了。”

    慕容易心中愧疚万分,这次可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慧净大师仿佛读懂了慕容易的心思,随之微微点了点头,嘴角轻笑,却没有他责怪的意思。

    这是一种“心境”。

    蓦然,慕容易的眼前一片空白。一晃之后,慧净大师已凭空消失不见。空旷的四层伏魔塔中,就只留下这位大禅师最后的一句禅语。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五)

    “多谢……大师指点。”

    望着已经毫无气息的四层塔上,慕容易心中激动万分。朝着前方深深的鞠了一礼后便踏上了五层伏魔塔,接受下一关的考验。

    注一:选自《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偈云》

    注二:选自《五乘佛法-乘五戒以生人中》(摘用语句时,恐怕道友们看不懂。而本人又深深喜欢这句佛家经典语句,所以在文字上已稍做改动,还望大家理解。)

    注三,注四,注五:选自《佛家经典语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