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材料学入门了-《大国机修》
第(2/3)页
下了课,季东青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直接到图书馆去找书,然后回来构筑模型,就连放假季东青也不回到工厂那边了,即便如此跟着仍旧很吃力。
“本科的时候老师没讲过?”
食堂,季东青吃饭的时候仍旧在看书,钟老做到跟前。
“应该是讲过,但是我们那时候没有这么细致的说明,本科考试很简单,并没有把这些作为重点内容,考研究生的时候虽然有些内容貌似涉及过,为了考试我避重就轻了,现在才发现比较重要!”
季东青把自己的餐具收起来,这才发现周围没人了。
“唉,现在我们的本科教育老师太能糊弄事了,你这样的学生如果没注意到,这证明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没注意到!剩下的百分之二十都是为了考研避重就轻,我们的材料人才怎么会够用?工业发展了这么多年,真正懂材料的人还是太少了,数学与材料的关系很多人都没有去注意,绝大多数还是在凑合阶段,这件事才是最大的悲哀!”
钟老拍了拍季东青的肩膀并不责怪,而是非常痛心。
季东青其实心里也不好受,记忆中班级里除了自己只有几个人算是用心学习的,积极地学习计算机语言,考试背题。
然后每一个学科都用心点,虽然不是那种研究进去的,最起码能够做到老师课堂上讲的重点能够牢记于心。
可是即便是自己这样的,也没有真正的理解一个学科,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本科或者说应用本科教育的失败。
觉主多,学习的人少,最终教育出一帮拿着高等学历的废物。
季东青也注意过梁法荣的材料配方,貌似根本没有什么配比或者严格的比例计算,完全就是碰!
或者严格地说是多年的经验积累,失败的积累。
这些在现代化的工业社会完全是可以通过工业软件的精密计算,数据积累从而达到精确控制的,尤其铸造厂那边。
即便是干了一辈子的王师傅,此时仍旧是本着一个经验积累,真的让他们说出一个子午卯哟,谁都说不上来,或者说不懂。
即便是很多本科毕业生,进了工厂也是跟随着有经验的老师傅来学习,谁没事苦哈哈的弄了数据模型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