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48章 探测距离4000公里?-《重生1978,为国铸剑》


    第(3/3)页

    雷达操作员瞳孔骤缩,目光紧紧盯在三维态势图上!

    在预警雷达显示屏幕上,代表东风-21d的3个光点正以10马赫速度撕裂电离层,另外2枚东风-26则呈现诡异的跳跃式弹道,18马赫的末端速度在屏幕上拉出扭曲的残影。

    【主动干扰源识别!】

    【弹道解算完成!】

    【拦截窗口37秒!】

    三组数据几乎同时在主控台迸发。

    红旗-19反导拦截系统的610A预警雷达探测距离可达到4000公里,提前进行探测和导弹解算等工作!

    相控阵雷达的波束突然从乳白色转为刺目的猩红,128个的子阵面急速调整角度。

    雷达罩内部传来高频啸叫,那是计算机在秒级单位内完成的大量弹道模拟,将来袭导弹的电磁特征与数据库里137种变轨模式疯狂比对。

    【叮!】

    预警雷达屏幕上突然锁定某个坐标,放大画面显示东风-26弹头周围有4个呈十字排列的幽灵信号!

    这是诱饵弹!

    诱饵弹可以释放箔条等干扰物质,在空中形成箔条云团!

    这些箔条云团能够阻挡敌弹载雷达电磁波探测到东风-26导弹本身,同时将大量电磁波反射回敌方雷达,形成大片虚假回波,使敌方雷达难以从众多目标中分辨出真正的导弹弹头,从而干扰敌方雷达的正常工作,为导弹突防创造有利条件!

    诱饵弹可以模拟东风-26导弹弹头的雷达反射特征、红外辐射特征等,使敌方的红外制导导弹或雷达制导导弹难以区分真假目标!

    在发现诱饵弹后,反导拦截系统需要对多个目标进行跟踪、识别和评估,这会消耗反导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拦截资源!

    甚至可能会因为无法准确判断真实目标而提前发射拦截弹,或者在多个目标之间分散拦截力量,从而降低对东风-26导弹本身的拦截成功率!

    再加上东风-26的机动变轨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就是目前全球最难拦截的弹道导弹,并且没有之一!

    哪怕是红旗-19反导拦截系统在此刻也遭遇到巨大的考验!

    在紧要关头,其雷达波束立即切换至x波段,脉冲重复频率骤升到3000hz,像手术刀般剖开等离子鞘套,终于在弹体底部捕捉到0.001平方米的微动特征!

    这是矢量喷口调整时特有的热辐射纹!

    而正是凭借着这一微弱特征,红旗-19反导拦截系统凭借着610A预警雷达强大的探测能力和本身强大的算力将真正的目标锁定!

    【目标确认!】

    【火控链路接入!】

    【红旗-19,发射!】

    下一刻,三辆发射车同时震颤,拦截弹的固体发动机在离架瞬间就达到6马赫!

    雷达屏上,代表拦截弹的绿色光点与红色轨迹急速靠近,在海拔60公里处轰然相撞!

    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让半个雷达屏短暂雪盲,但剩余波束依然死死咬住那枚突然实施螺旋机动的东风-21d,它正在做半径800米的水平转弯,过载达到惊人的20G!

    【第二批次装填完毕!】

    【全频道阻塞干扰启动!】

    【二次拦截,发射!】

    第二波拦截弹冲出发射筒时,雷达阵列突然集体上扬45度,这是发现了最危险的状况!

    被拦截目标的两枚弹头竟在再入段分离出6个具有独立机动能力的子弹头!

    此刻,地面红旗-19的相控阵面板此刻已发烫到能煎熟鸡蛋,tR组件在超负荷工作下接连爆出电火花,但雷达波依然死死咬住每个目标的等离子尾迹!

    随着第二波发射的拦截弹抵达关键重合点,当最后一道拦截轨迹与目标重合时,指挥车内所有屏幕同时绽放出象征拦截成功的金色光环!

    “5个来袭目标……全部拦截成功了!”

    下一刻,地面红旗-19部署阵地爆发出兴奋不已的欢呼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