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内朝则是大司马大将军及侍中、常侍、散骑等加官参与的会议。 能取得加官身份的成员都是在皇帝身边比较受宠的人。 主要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官,他们不属于三公九卿系统,也不同于为皇帝日常寝食服务的仆役。 他们本职主要是议论政事、谏诤拾遗、作为皇帝顾问、宿卫皇宫保护皇帝安全等,与皇帝关系密切。 内朝召开相对频繁,其灵活性来自于当权者。 内朝召开地点的私密性,参加人员的亲近性,也使内朝召开的灵活性更突出。 但是汉灵帝后期,刘宏经常生病,又加上宫中之事被董太后和十常侍插手进来。 刘宏基本上很少召开这样的会议。 而大朝会则是最具典礼性的会议,召开规模宏大,彰显国家威仪。 除了两千石到六百石的官员,还有周边臣服大汉的胡人政权代表。 只可惜臣服于大汉的南匈奴人被刘玮灭族,而鲜卑、羌人、山越、南蛮一个个趁着大汉黄巾之乱时机,纷纷叛乱,不服大汉。 因而,这一次大朝会上,竟然没有看到胡人代表。 随着一众大臣进殿,在太监的指引下,文臣武将皇亲国戚将宽阔的大殿塞得满满。 正前方,御阶之上,一张龙椅坐北朝南,空无一人。 文官在东,武官在西。 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二千石诸、大夫、博士,各有安排! 群臣鸦雀无声,一个个站着,表情肃穆,宛如老僧入定。 “皇上驾到!” 张让又是一声高喊,众人精神一振。 大殿侧门脚步声传来,头戴珠帘帝冠的刘宏,在八名宫女八名太监簇拥下缓缓走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起身高颂,整齐划一,声势夺人。 “众爱卿平身,赐座!” 群臣纷纷席地而坐。 宋代之前,皇帝与群臣廷议,都是坐着。 而宋代是站着,到了明清,则是跪着。 这也说明了宋代之前,大臣们还是受到一定的尊重。 刘宏在龙椅上坐了下来。 他今天的精神似乎振作不少,极可能是刘玮给他送钱,有了底气,心情好了不少。 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大朝会的重要性。 新的一年第一天,怎么说也要保持良好的精气神。 如果是病殃殃的模样,岂不是影响新的一年气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