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行人将冻得邦邦硬的胖头鱼装进牛车,没想到一网子下去捕上来的数量,一车厢还装不下呢。 不过没关系,凌家人有妙招。 将底部订了铁片的木头框子放下来,拴到牛车后面。拉起来不费事,框子上至少能放三个箩筐。 如此,才把这一网兜的鱼给尽数运走。 当然,留下了几条,现场给大伙儿熬汤喝。 凌三几人将刚打捞上来,还没冻硬的大鱼开膛破肚,刮去鱼鳞,再用干净的雪稍微清洗一下。 等收拾完,那鱼已经邦邦硬了。放到灶火旁烤烤,再扔锅里煮。 大铁锅里本来就有姜片,池兴月又从车厢里拿了点葱段、蒜瓣、辣椒放进去。 咕噜噜鱼汤很快熬好,池兴月往里面洒了一把盐,拿勺子搅一搅,就能喝了。 又是一人一碗鱼汤,喝完继续干活儿。 凌家人没有上前凑热闹,而是默默拿出桃花婶儿给大伙儿准备的干粮,配着油茶吃起来。 吃饱喝足,继续玩乐。那一条条大肥鱼,可真好看啊! 时间一点点过,很快就到了半下午。 村里人再一次望着离开的牛车,都觉得今年的冬捕格外轻松。 就连宋里正都在反思,往年冬捕是不是太敷衍了。若是能认真对待,他们的收获,会不会更多? 瞧瞧今天,渔网下了一次又一次,大伙儿手上都起泡了,也没一个喊累的。 那速度快的,凌家腾出来三辆牛车倒腾,才勉强跟上打捞的速度。 他敢说,今年的鱼,是青山村几十年冬捕以来,收获最多的一次。 眼瞅着天色都昏暗了,宋老二、宋兆春,才带着大河村、下河村的壮劳力过来。 宋里正瞪了眼不成器的两位堂弟:“太阳都下山了才来,就不怕掉冰窟窿里吗?” 宋老二尴尬笑笑,有苦说不出。 心想村里都是些牛鬼蛇神,他就是想早点出发,也没那条件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