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万五千人啊,拉去开矿都能给山刨一个窟窿,全都杀了那也太浪费了。 “陛下所求,微臣自当竭尽全力。” “不过,微臣认为封侯就不必了,天下良田有数,与其聚于微臣一人,不如分给天下百姓。” “但是微臣也不是无欲无求之人,求万物之至理乃是微臣毕生夙愿,若是陛下不嫌,可把良田美玉折算成银子,给微臣所在的研究所再投点钱。” 张天赐这么说,自然是不敢表现的太无欲无求,从洪武四年这一整年的表现来看,朱元璋的本性越来越暴露,百官群臣也从畏惧皇权,逐渐演变成恐惧朱元璋本人。 哪怕朱元璋此时还没有大开杀戒。 朱元璋点了点头,似乎是同意了张天赐的说法,转而换个话题对张天赐继续说道:“李善长和刘伯温,他二人年纪大了,你认为,咱是不是该让他们退休了?” 张天赐疑惑,这俩人退休收拢权力,给到胡惟庸手上,这不是你废除相权的计划嘛?这事你找我商量干什么? 可能是看出张天赐的疑惑,朱元璋继续说道:“李善长昨天,给咱上了个秘折。咱能看出,是你小子给他出的主意。” 说着,朱元璋将身旁摆的另一本折子,交到张天赐手上。 张天赐打开一看,只暗道一声好家伙。 李善长为了保命,这是真下血本了! 折子上写,李善长本人深知土地兼并之害,愿意从他开始,主动将家中五千亩良田、三千亩下田,尽数以三折的价格售卖给朝廷,再由朝廷分给天下无地之人。 而韩国公世袭之禄,也希望朱元璋改成随代减半,直至百石,够五人养家糊口足矣。 通过这封折子能看出,相比于家族兴旺,李善长更在乎自己的命。 或者说李善长聪明的意识到,如果李家继续把握这么大的资产,那么李家很可能连三代都传不下去。 与其传不下三代,还不如这一代开始就好好享受。 年俸四千石,再加上自己的儿子做的生意,那一大家子享福是没问题的。 张天赐有些难办,历史上的李善长因为胡惟庸案子的牵连而死,但是他的家人是什么情况,张天赐已经记不太清,只记得他儿子的下场也不怎么样。 自己曾经在湖水边对李善长的开导显然是起了作用,但是,这作用是好方向还是坏方向,那张天赐就不知道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