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天赐的话,让朱元璋一瞬间便觉得如坠冰窟。 是啊,当年大元虽然一统九州,却定都北平。 整体上来说,南方当然要少遭受更多的祸乱。 况且,自唐开始,华夏中心便由北向南,缓慢偏移。 直到宋朝天子南逃,侧面帮助了南方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如今大明初立,朱元璋更多的重心也在南方,此时此刻的南方相比于北方,无论是教育者的数量还是教育质量,那都不是远超北方,而是吊打北方。 一旦开启科举,到时候莫说一纸榜单只有一两个北方人,甚至很可能出现全都是南方人的结果。 五胡乱华、唐朝十乱、宋帝南移、元定北都,这种种历史上发生的事,无不让现在的大明帝国呈现出南北分治的情况。 朝堂之上,北人很少,北人中还有一部分是蒙元和其他部族的降将。 而在地方上,朝廷派出的则都是南方士子。 如果这次恩科结束,录取的全都是南方人的话…… 朱元璋瞬间便想到了恩科之后,大批南方宗族的后人进入朝堂,在朝廷中凝聚成以宗族为首的小团体,出现诸如现在的勋贵集团、浙东集团等内部党政的情况。 朱元璋为什么敢利用党政?那是因为他是开国皇帝,那是因为他手握绝对的兵权,所以他朱元璋才能随意操弄内部争斗。 可是如果是后代呢?别看朱标此时已经名声在外,又是正规太子,群臣全都向着太子。 可是一旦他朱元璋死去,甚至等朱标也死去,这埋在朝堂中的隐患,他的好孙子能治得了群臣吗? 所以,内部的争斗可以,但是只能是开国的勋贵和后起的百官之间争斗。 绝对不能是后起士子分裂成各个小团体,然后搅乱大明的内部。 朱元璋立刻眼神变得犀利,一拍桌子:“把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还有刘伯温叫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