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条小河穿城过-《璀璨华年1991》


    第(2/3)页

    许是童叟无欺,又许是本地水产丰足,价格实在便宜,因此买的卖的都做家常,并没有买猪肉时候的郑重与挑肥拣瘦。

    气氛相当融洽。

    好像有人说起了什么“下奶”的话题,引起沿河许多大姐姐的哄笑。

    哈?下奶?

    算了,已经有人冲自己指指点点了,赶紧走人吧。

    这身材、这张脸,实在是太容易引人关注了。

    新电影院已经不新了,老电影院则正在拆,现场居然连一辆后世常见的工程车辆都没有,大冬天里,不少汉子打着赤膊、喊着号子的用粗大的尼龙绳往外抬拆出来的木头,无数小推车在往外运烂砖头。

    现场不少人在看热闹,不独老人小孩,很多正当年的男人也站那里看热闹。

    中山装和西装差不多一样多,穿羽绒服的很少,年轻人似乎都像自己这样,更喜欢穿皮夹克。

    对于曹玉昆来说,这甚至也算一景。

    搁在三十年后,你得多稀罕能在街头看到一帮屁事儿没有的大老爷们在那里看热闹?——都是钱闹的,谁都闲不下来了!

    曹玉昆也干脆再次熄了火,趴在车头上,真就看起热闹来。

    今年是九一,明年是九二年,后年就是九三年……

    所以,九十年代的人都靠干什么起的家,发的财来着?

    讲真,把这座老城转了一圈,曹玉昆觉得,大概率应该是跟吃喝有关。

    经济刚起来,部分老百姓开始初初有点小钱了,吃喝很重要。而更关键的是,商旅活动开始越来越频繁了,所以方便食品应该正是崛起的好时候。

    矿泉水?饮料?可乐?方便面?还是火腿肠?

    可是我特么不会开厂子啊!

    也开不起……

    上辈子就只学会写代码了,重生小说倒是没少看,但那时候哪里会想到,有一天看到的东西会真有用上的一天呢?

    忘了,基本都忘干净了。

    倒是恍惚记得,好像有人做辣条发了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