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按照她在电影里说的那句话,“我只是一个医生,去做什么呢?那天我出门诊,我的病人更需要我,我必须守护在她们身边。” 林巧巧眼中,只有她的病人,还有病人肚子里,华国的未来,华国的希望。 伴随着新华国的复苏,不少老一套的封建思想,正式被剔除。 曾经的约束,林巧巧不能结婚的这条让人可笑的约定,自然也被剔除。 可,这一切,似乎来得晚了那么一些。 即便医院已经抛去了女医生不能结婚的规定,但她却依旧没有多少时间来去空闲经营自己的婚姻。 自学医开始,林巧巧似乎就把整个的生命全部奉献给了妇产医学的伟大事业中。 很多人都记住了她大夫的身份,却忘记她本应该比其他人更爱笑,更爱玩,更愿意去追求爱情。 爱情曾离她非常近,只可以,林巧巧为了攻克一个难题,选择出国考察学习。 最后不得不放下了这朦胧的恋情,此后,她也再没有遇到过爱情。 在事业与爱情之间的取舍,她不是没有想过,而是想得太透彻了。 母亲必须为了孩子去付出时间和精力,这是伟大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无数的母亲,但能保证母亲和孩子平安的人却太少太少了。 所以,让更多的人成为母亲,这就是她的选择。 她将婚姻抛之脑后,让医院的妇产科成为了她的家。 让每一位从她手中接生的孩子都成为了她的至亲。 她也有很多很多的孩子,差不多有五万多个。 5万多人的出生证上,都有她的名字。 也许这位不是母亲的母亲才是那个年代真正够格的母亲。 说来也可笑,唯一与她作伴的,就是她床头柜上的电话。 就像林巧巧在电影中说的那般,“我的唯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 这样日复一日的,24小时的待命工作生活已经成为了她的日常生活,直到她生命的最后。 在林巧巧80岁的那年春天,在这个万物萌发的季节,林巧巧因缺血性脑血管病引发的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而陷入了昏迷。 同年四月,林巧巧在她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医院里,病床上,走向了人生的终点。 遗嘱中,她将个人毕生攒下的3万元钱捐给医院的托儿所,并希望能将自己的骨灰撒在故乡的大海之中…… 在那个年代,人们谈起林巧巧时,都会以“提灯女神”,“生命天使”,“万婴之母”等称呼来赞誉她。 但是林巧巧自己却知道,她自己这一生不过就做了一件事情,而她也只愿意做这一件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