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 16 章-《穿越考科举》
            
            
            
                
    第(1/3)页
    第16章
    三月大考终于结束,纪元也好奇,自己能考多少分。
    除此之外,还要去县城一趟。
    一个是他来这么久,还没去过县城,二是墨已经没了,纸也不多,必须买一些。
    他要早点去,不能让赵夫子发现,否则肯定会挤出自己的用度给他。
    赵夫子家里人口多,还有两个病人,生计不容易。
    自己不能老占这个便宜。
    说去便去。
    虽然大家都在忧心三月考试成绩,纪元却已经跟着安五叔去县城了。
    趁着今天私塾放假,安大海帮着他放牛,纪元也能出去一趟。
    纪元同样好奇,这个世界的县城是什么样的。
    他也想早点知道外面的世界,好为将来做打算。
    只是不知能不能考到县学。
    坐上牛车,安五叔道:“你年纪小,也不收你的银钱,一会去县城了不要乱跑,咱们快些去,快点回来。”
    幸亏他们安纪村离县城很近,坐着牛车,来回一趟只需要一个多时辰。
    便是走路,也顶多两个时辰。
    在如今已经算近的。
    纪元道谢,坐到牛车后面,他小小一个,确实不占什么重量。
    这牛车是村里其他人的,也是看在纪元年纪小的份上不收钱。
    其实除开村里有纪三婶一家之外,整个安纪村的民风还算淳朴,纪元受了很多照拂。
    坐上车后,纪元开始默算手头的银钱。
    二月那会,手头出了七七八八,还剩六十文,整个三月他没怎么花钱。
    卖了些草药,又从纪三婶家要了养小黄的银钱。
    来来回回,手头竟然攒了一百五十文。
    这也是他起早贪黑挣到的。
    安大海有时还说,真怕纪元睡眠不足。
    感觉他每日都精力充沛。
    纪元只笑,如今看着攒下的小金库,比什么都开心。
    但再算下即将要买的东西,好心情瞬间荡然无存。
    最紧要的纸墨都要花去一百文,剩下的五十文再买两支最便宜的笔,也就所剩无几。
    剩下的三十文纪元并不打算花,手头总要留下一点。
    安五叔把纪元放到书铺,便去卖农具的地方,纪元头一次到书铺,看得眼花缭乱。
    这书铺面积还不小呢,不仅卖文房四宝,还卖时兴的话本,以及去年乡试的《乡试录》,里面收集了本地乡试前一百名的科考试卷,看样子十分畅销。
    “你这小孩,过来作甚。”书铺老板腰有水桶粗,不像读书人模样,却穿着类似儒生的衣襟,对纪元道,“看你穿得破烂,是想讨水吗?”
    伙计连忙倒了碗凉水,想把纪元打发走。
    纪元看看自己,确实有够破烂的。
    他这一个月还长高不少,原本就小的衣襟,如今更是不像样子。
    哎,没办法,谁让他穷。
    现在天气暖了,衣服破就破吧,能穿就行。
    纪元喝罢水,开口道:“多谢掌柜,还请扎五十文的毛边纸,再买半斤臭墨,还要两支青竹笔。”
    掌柜见他小小年纪,说话却井井有条,不由多看两眼。
    不过纪元要的全都是最差的文具,倒是跟他穿着匹配。
    左右无事,掌柜道:“你这小孩,有钱不去买身衣裳,却要买笔墨,合算吗。”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纪元见掌柜无恶意,又给了水喝,开玩笑回道。
    两人一问一答,倒是让旁边来买书的三十多岁生员多看两年,这生员问道:“苏轼的诗,小孩口气倒是不小。”
    掌柜道:“这是咱们县学的黄夫子,专治明经。”
    纪元拱手:“见过黄夫子,小童信口胡说,还望夫子不要见怪。”
    黄夫子摆摆手,见他衣衫褴褛,又见他买的笔墨俱是最差,开口道:“口气虽大,话里的意思却好,怎么会怪你。”
    “这是要准备十月的考试?”
    纪元点头,黄夫子笑:“既如此那便好好学吧,说不定我们还有机会做师生呢。”
    等黄夫子走后,掌柜才低声道:“这位夫子可是县学的佼佼者,一边备考一边教学。今年乡试,他还要去府城考试,最近就是在采买物件,不日便回去府城。”
    纪元所在的县为正荣县,上面统归建孟府管。
    考试,自然要去府城考。
    八九月份的考试,若考中便是秀才变举人,考不中就回来。
    这么看来,若黄夫子考中,他上县学时候,也不会见到。
    考不中则回来继续教书。
    黄夫子讲,说不定我们还有机会做师生,这话着实豁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