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二章 打蛇-《灵宝小农女》
第(2/3)页
孙家就是靠着这些东西在他们村长了脸,渐渐地挺直了腰杆。要是香花一句话,成林昌就不再送了,那她不是亏得慌?
孙家姥姥脸色变了变,没有立刻反驳。
香花知道这第一招是出对了,就接着道:“我听说金豆哥已经成亲几年了,孩子也有一两岁了?”
提起自己的小孙子,这姥姥脸色总算好看了点,点点头道:“没错没错,说起来俺们家小豆子可聪明了,一岁的时候就能叫奶奶,两岁的时候已经能背《三字经》了!”
香花来了招“借坡下驴”,不经意地问:“小豆子这么聪明,再过两三年也该找个好学堂念念书,也许以后也能考个功名呢?”
孙家姥姥当然早有打算。这学堂呢也不用别的地方的,就是青山村的就挺好,不仅包吃住,先生还是以前的大官儿,东林、东山还有那个灯儿都能考上,他们家小豆子肯定行!
“这不正在说这事儿吗?香花呀,姥姥知道你们家办这个学堂花了不少钱,可这其中好歹有咱们女婿家里的一半,到时候小豆子来读书,那些笔墨纸砚的费用就都免了吧?”
成孙氏一听,便要说话,被成林盛拦了回去。
成孙氏就算心再大,如今也算是重新做人。这学堂的钱全是香花家里给的,别说他们家,就是村子里其他人也没出钱,她娘哪来的脸说这样的大话?再说了,东山的笔墨纸砚也都给了钱,凭啥小豆子就要免费?
香花不疾不徐地说:“姥姥,这个规矩是严先生定下来的,凡是入学的孩子,家里都要交一点笔墨纸张的费用。每月不过二三十文钱,本就是远远不够的,不过是指望这一点钱让孩子们知道知识宝贵,让大人们也都珍惜这个机会。东山、东林都是如此,我可不好给小豆子破例。”
每个月二三十文,一年下来也是三四百文,当半两银子了,还说不值什么,也就是他们如今有了钱才敢说这样的大话。
孙家姥姥哼了一声,好在如今他们家里也有了些收成,这点学费还给得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