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孙教授的忧虑-《喧嚣之后》


    第(1/3)页

    6月2日,孙教授78岁生日,本来孙教授参加完校庆,就要回乡下去,是刘爱雨软缠硬磨地留下来了,她要给孙教授过一个生日。

    孙教授一向低调,不喜欢张扬,生日这天吃碗面,意思意思就行了。

    孙教授扭不过刘爱雨,便提了条件:一是就他们仨,不再通知别的人;二是不去大酒店,也不吃山珍海味,就在茶馆里,泡一壶碧螺春,弄几样茶点就行。

    上午十点多,茶馆里还没来客人,孙教授的生日宴开始了,没有蛋糕,没有生日礼物。

    刘爱雨动手,做了手擀面,用廋肉、鸡蛋、黄花菜做了臊子,孙教授尝了一口,点头称赞说:“多年没吃过臊子面了,还是咱老家的面味道好。”

    孙教授一说到老家,话就多了。

    板桥村原来有一所小学,后来撤并了,孩子都到城里去上学,家长也跟着去陪读,村里人就更少了。

    孙教授认为,一个村庄,如果没有了一所学校,就成为文化的沙漠。

    孙教授非常怀念村村有学校的那个时代,那时,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但穷得开心、穷得精神;现在呢,还没有真正地富起来,就有一大批人衰老了颓废了,不工作了、不恋爱了、不结婚了、不生孩子了,无欲无求,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孙教授做了近60年的教育工作,他这一生最痛心的是,他的一个极其优秀的学生、被给予了厚望的精英,却患上了抑郁症,最后割腕自杀。

    孙教授的忧虑是,现在,相当一部分优秀的人,不同程度地患上了抑郁症和焦虑症,饱受着精神疾病的折磨,而痛不欲生,他们中的少数人,或许会走上极端之路。

    刘爱雨听得心惊胆战,她突然想起了陈望春,她托赵波找人打听他的行踪,听说分到了某个研究所,但他最近请假了,没上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