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南州建立-《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第(1/3)页

    接下来的这段日子,就像是寇封说的一样。

    楚国一直在巩固胜利果实,大军屯扎在滇城,寇封派遣大量的官吏,使臣前往各地说降县令,郡守。

    至于雍阊,李东等十余个大族的族长,连带着他们的部分宗族被迁徙进入了楚国。分散在了荆楚,吴越之间。

    以后都别想回到南中。

    另外,雍阊所留下的五六万大军,寇封没有选择收编,现在楚国的大军已经够用了。即使是日后镇守南中,威慑蛮族的军队,寇封也早已经考虑到了。

    若是南中彻底平定,孟达的四万大军,将会镇守南中。因此,寇封不需要多余的军队。再者这群军队大半是雍阊从平民百姓中招募的,战斗力差强人意。

    最后,南中一带虽然人口有一百余万,但仍然有地广人稀的窘迫。而且汉人还比较稀少。这数万大军中,足有半数以上是汉人。

    寇封需要的是让他们卸甲归田,抛弃刀刃,拿起锄头。

    这日,寇封在原先的南王府,现在寇封的行府,大殿内,接见了南州刺史董和。

    寇封对于这个名臣可以说是久仰了,但是见面却还是首次。

    “拜见君上。”

    董和走入大殿,立刻就对着坐在昔日王座上的寇封,下拜道。

    “先生免礼。”

    寇封伸手笑道,随即开始打量起董和,只觉得仪容不凡,颇有气势。

    “多谢君上。”

    董和闻言直起了身子,也乘着这个时机,迅速的看了一眼寇封。不愧是君临东南的雄杰。董和的心中也赞道。

    此刻的董和,可以说已经是彻底归顺楚国了。一方面是因为寇封的重任,让董和官居刺史,掌握南平治理大权。

    另外,也是寇封亲自干预,派遣了董允前往楚学之中就读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董和的耳朵里。一方面是寇封对自己的信任,重视,另一方面是儿子的前途。

    只要是一个人,恐怕都会肝脑涂地。董和是个智者,但也是一个平行端正的人物,自然是感激不已,也就彻底心服了。

    “南州刺史部建立的如何了?”寇封问道。

    “已经招募了大批的幕僚,已经守雏形了。”董和回答道。

    “把治所从云南迁徙到滇城来吧,这里还有五六万的大军需要卸甲归田,任务可是非常重的。”寇封说道。

    “君上放心,一切都会井井有条的。”董和自信道。

    寇封笑了笑,看着董和的表情,脸上的神采,寇封就知道这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董和真有这个能力。

    “除了这些,奄州的事情可还有不少。”这个问题,董和既然自信的回答了,寇封自然不再过问,转而说道。

    “请君上示下。”董和抱拳道。

    “先生知道孤治理荆楚五溪蛮族,以及山越族的事情吗?”寇封问道。

    “道听途说,大半不知。”董和很老实的说道。

    寇封听的心下一悦,道听途说。董和真的很陈恳忠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