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上述每支部队的周围,又环绕着十余艘到数十艘担负护卫任务的轻巡洋舰、驱逐舰等轻型作战舰,以及扫雷艇、装甲炮艇、反潜巡逻艇等辅助舰艇,浩浩荡荡,游来绕去,早把这纵深不过六七十公里、横宽不过三十来公里的海湾堵得满满当当。 在艾伦比的视线之外,远离海湾的地中海上还巡游着一支“航母特混部队”其基干为舰队航母“胜利”号与“不倦”号,邮轮改装航母“坎帕尼亚”号,战列巡洋舰“无敌”号,以及实为轻型战列巡洋舰的两艘“勇敢”级“大型轻巡洋舰”——“勇敢”号与“光荣”号。 标准排水量一万八千吨的“坎帕尼亚”号额定载机24架,近两万吨的“胜利”号额定载机72架,排水量达两万两千吨的“不倦”号额定载机90架,这三艘航母上的186架舰载机不但要为整个攻略舰队提供防空、反潜、侦察支援,还要承担相当一部分的对岸火力支援任务。 此外,一百多公里外的塞浦路斯岛上,还有一支由两百五十架岸基飞机与水上飞机组成的“塞浦路斯航空队”。为登陆部队提供主要的空对地火力支援,并分担一部分的舰队反潜、侦察甚至是防空任务。 得到如此庞大而奢侈的海空力量支援的。艾伦比麾下的塞浦路斯远征军。其基干兵力除了前述的皇家海军步兵师、英国陆军第29步兵师以及皇家海军第2两栖机械化旅外,还包括:加拿大军团的三个步兵师,南非军团的两个步兵师,英军第4骑兵师。加拿大第1骑兵师、第2骑兵师,以及皇家海军第1突击装甲旅、英国陆军第2**坦克营等。 远征军计划在登陆日之后的三到五天内攻取亚历山大勒塔港。随后以一部(B集团)朝东南方的贝伦山口出击,自东面威胁阿勒颇;主力(A集团)沿海岸铁路向北进击奥斯曼尼耶,切断自小亚细亚半岛通往阿勒颇的铁路线。即一举切断奥斯曼帝国的小亚细亚本部与其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三教圣城耶路撒冷所在)、汉志(伊斯兰教圣城麦加所在)诸行省之间的联系。 这之后。远征军继而分兵一部(C集团)沿小亚细亚铁路向西进军,意图与即将在士麦那(今称伊兹密尔)登陆的希腊远征军会师于科尼亚一带。 同时,A集团也将沿铁路东进,经奥斯曼尼耶东北的巴赫切山口折向南,绕过耸立在亚历山大勒塔盆地、奥斯曼尼耶平原与阿勒颇平原之间的Uzunziyaret山丘,与之前经贝伦山口出击的B集团一起。攻夺阿勒颇铁路枢纽,进一步切断叙利亚-伊拉克方面与巴勒斯坦-汉志方面的联系。 至于攻占阿勒颇之后嘛…… 耶路撒冷! 在舰桥下方15英寸主炮的震天咆哮中。那个诱人却并不属于自己的地名,突然难以抑制地蹂躏起艾伦比的内心。 …… 京师,新华宫,大本营第一作战值班室。 “……伊斯肯德伦守军为土军第33步兵师,不过由于其他战线接连吃紧,该师所属部队陆续被调走,至6月底,留驻的兵力还不到编制的一半。另外还有不到十个岸防炮兵连,部署在港市周边的永备炮台与临时岸防阵地中,配备的火炮不是太过老旧,就是威力太小,不足以对抗具有压倒优势的协约军大舰队。” “北面的奥斯曼尼耶与东面的阿勒颇,各驻有一个名义上的师,这两个师的情况比第33师还要糟,实际规模只相当于一个团,没有配备火炮,机枪也很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