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在昨天,一支由数十艘大小军舰与各式运输船组成的庞大船团毫发无损地驶入维拉港,其中包括五艘无畏型战列舰、一艘“珍珠港”级改装航空母舰、两艘崭新的“奥马哈”级轻巡洋舰、八艘“威克斯”级平甲板驱逐舰以及数艘旧式巡洋舰和驱逐舰。 五艘无畏型战列舰包括:“南卡罗来纳”级的“南卡罗来纳”号“佛罗里达”级的“佛罗里达”号,“怀俄明”级的“怀俄明”号,“里瓦达维亚”级的“里瓦达维亚”号、“莫尔诺”号。 前三艘都是珍珠港之役中的幸存者,后两艘原是阿根廷海军在美国船厂的订货,开战后被美国海军“租用”。 比起罗宾逊上将一周前承诺补充的三艘12英寸主炮无畏舰,多出了“南卡罗来纳”号与“怀俄明”号。 然而在施罗德眼中,前者的战力无足轻重,后者的到来则令“佛罗里达”号黯然失sè。 作为美国海军最早的一级无畏舰在前无畏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南卡罗来纳”级刚刚服役便已过时,与同时代其他海军强国的无畏舰相比,较小的排水量000吨)令其无法装备厚重的装甲,主装甲带最大厚度254毫米:全中线背负式布置的8门305毫米45倍径主炮不足为奇,而且没有配备集中火控系统:较低的航速(18点5节)更让它无法与后继各级无畏舰编队作战。 “怀俄明”级则是美国海军最后一级搭载12寸(305毫米)主炮的无畏舰也是战前美国海军仅有的一级采用英寸50倍径舰炮的战列舰,而且一口气安装了G座双联装炮塔,在“莫尔诺”级加入美国海军之前,“怀俄明”级也是美国海军主炮塔最多的无畏舰。 主炮塔的安装方式也别有新意:两两一组,前部一组,后部两组全中线背负式布置,每一舷都可以发挥全部六座炮塔十二门主炮的火力,相比同时代英德主流战列舰安装五到六座主炮塔,却只能在任意一舷有效使用四座主炮塔的八门主炮具有明显优势。 “怀俄明”级还取消了前无畏舰时代遗留下来的、在主装甲带之上设置的大面积中等厚度装甲,仅保留了鬲炮炮廓装甲和烟道装甲而将省下来的重量用于加强主装甲带、水平装甲和炮塔等重点防御结构。 这也是美国海军对“重点防御”理念的首次尝试,符合无畏舰时代炮战距离越来越远、对中口径速射炮的防护需求越来越低的趋势。 在“怀俄明”级之前建造的“佛罗里达”级,火力只有五座全中线布置的双联装英寸45倍径奎睫照射程与威力远不如“怀俄明”级上的舰体结构上仍保留了前无畏舰时代的某些特征包括主装甲带之上的大面积次级装甲带,机对而言,水平甲板与炮塔的防护却显得太过薄弱,在当今动辄一万几千码的主力舰炮战距离上,简直就是当炮靶的命。 有鉴于此,施罗德下令只将同样装备英寸50倍径主炮的“怀俄明”号、,“里瓦达维亚”号和,“莫尔诺”号纳入自己直接指挥的第52 特混舰队即主力炮战部队,编成第战列舰第4中队,与另外七艘搭载有英寸(356毫米)主炮的超无畏舰编队作战,而将“南开罗来纳” 号与,“佛罗里达”号临时配属给布莱恩中将的第54特混舰队肛护航支援部队。 至于新到的,“荷兰港”号改装航空母舰,施罗德有心将其作为直属主力炮战部队的航空支援舰,主要搭载战斗机,辅以少量反潜巡逻机,专门为宝贵的战列舰保驾护航。 然而为了及时补充上次圣岛海战中,“巨嘴鸟”岸基航空队的损失,这一次,“荷兰港”号还是得当一回运输工,搭载碧架战斗机和口架鱼雷机,随第562特混舰队先行前往圣克里斯托瓦尔岛,在登陆行动开始之前,把这些飞机放飞到基拉基拉航空基地。 两艘装备12门6英寸(152毫米)主炮、10具21英寸(533毫米)鱼雷发射管、8门3英寸(76毫米)高射炮,航速高达34节的“奥马哈”级轻巡洋舰,将加强给维特森中将的第51特混舰队即航母机动部队,令编队中的轻巡洋舰总数增加到六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