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成东就(六)-《铁血帝国》
            
            
            
                
    第(2/3)页
    10小时内,30门安置在可360度旋转的木制环形高射平台上的各种口径火炮和超过30挺装在改制高射机枪架上的单管、多管机枪在港口周围完成了重新部署,4000多名配备莫辛纳甘步枪的海陆军步兵也登上了港口周围的高地和屋顶,所有的炮手、机枪手、步枪手都知道,他们的任务不是保护什么,而是在诱饵毁灭之前击落尽可能多的敌军空中兵器。
    诱饵安静地浮在港湾中央,到6月1日上午八时,“柴沙列维奇”号上已空无一人,除了305毫米主炮以外,所有的武器都被拆了下来,包括305毫米炮弹在内的所有炮弹也全部被移除,为防止军舰起火,水兵们把易燃的木器、被褥、面粉、小艇甚至大部分燃煤都从军舰上清除掉,军舰上甲板堆满了盛有海水的木桶,各水密门全部关紧……
    上午九时,云开雾散,华军海参崴航空方面军司令官郭志飞少将搭乘的101号“强云”指挥飞艇大摇大摆地莅临海参崴上空。
    “又是个好天气……难得的好天气,每天都是这种好天气的话,一定可以多活二三十年吧。”身为飞艇党领袖的郭志飞少将显然处于严重的心情舒畅状态中,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景象,因为他身边正站着一位飞机党的首领——他的参谋长王升平准将。
    事实上,就在昨天晚上,两位平日里针锋相对的将军达成了一个兵力运用方面的协议,决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由飞机打头阵,待飞机令敌舰受创以至失去动力后,再由大型飞艇在200到500公尺低空上对敌舰实施最后的摧毁性打击,这实际上就是将5月31日战斗中的实际作战程序纳入作战计划中。另外,应海军的要求,部分航浮部队将执行摧毁敌岸炮阵地的任务。
    “但愿今天能一次性解决全部问题。”王升平眯着眼睛凑上望远镜,第一航空轰炸大队的24架“晴风改”轻型轰炸机一下子晃入了他的视野。
    “是一定。”郭志飞强调道。
    三发红色信号弹自101号飞艇左舷射出,“群蜂”作战第二天的战幕正式拉开。
    蓝天青山碧海间,24具“中型猪骨架”发出烦人的“嗡嗡”声,以8个锲型队分二组俯冲而下,一组直取港湾中央静止不动的巨大战舰“柴沙列维奇”号,一组分头攻击正起航逃往港外的5艘驱逐舰。
    第一轰炸中队的甲小队首先自港湾北面向“柴沙列维奇”号发起攻击,在下降到200公尺高度时,队员们看到“地面上一下子布满了星星点点的炮口枪口焰”,他们开始“忧心忡忡地数着机翼上不断增多的弹孔”,很快,小队兼中队长机失去了控制,“翻滚着坠入距离那个‘大家伙’不到两百公尺的海中”,小队另外两架飞机不得不草草投下炸弹,“带着数不胜数的弹孔惶恐而惭愧地逃回基地”。
    乙小队紧跟在甲小队之后,以几乎同样的角度进入轰炸航路,在下降到不足50公尺高度时,小队长机和3号机先后引擎冒烟并停转,以100多公里的时速分别撞上了海面和地面,幸存的2号机被迫拉起,在200多公尺高度上掠过“柴沙列维奇”号并投下了炸弹,两枚炸弹都落在了舰艏前方一两百公尺外的海面上。
    第二轰炸中队的甲小队和乙小队则先后自港湾东面背对着太阳发起攻击,六架飞机均成功投弹,其中一弹直接命中“柴沙列维奇”号的舰艉,但在脱离的过程中,两个小队的每一架飞机均不止一次地被击中,其中甲小队的二号机因受伤过重,返航途中坠海,乙小队的2号机则在降落时翻了个头朝天,飞机报废,而三名机组乘员中竟然只有一人擦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