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14年东盟总体实力(定稿)-《铁血帝国》


    第(1/3)页

    一、汇率

    1904-1905年,由于准备金不足,银价加速下跌,华元大幅度贬值。

    1905年末,1英镑=10华元=7.2两白银

    1华元=0.1英镑=0.72两白银

    实行金本位后,1906-1915年,1盎司(31.1035克)黄金价格稳定在70华元,1华元

    =0.11英镑=0.5美元=1点1卢布=2点2马克=2点5法郎(注:法郎在1900年后大规模

    贬值)。

    金本位时的1华元大约相当21世纪初的140-180元人民币。

    日元、朝元与华元挂钩,汇率固定为1华元=2日元=3朝元。

    而琉球再独立后长期使用华元,内附后金融更是完全一体化。

    二、工业

    对比说明:

    真实历史上的日本,1904年生铁产量仅6点8万吨,钢材产量仅6万吨,1906年的煤

    产量为1298万吨。1905年发电能力为74000千瓦(其中25%为水电)。

    到1914年,生铁产量仅为30点2万吨,钢材产量仅28点3万吨,煤产量2229万吨。

    1914年,发电能力为71万千瓦(其中58%为水电)

    (资料出自〈战争史研究〉等)

    ————————————————————

    设定:

    1913年,中国煤产量为4.5亿吨(1902年产量为2500万吨,自1902年起,年均增长

    30%),粗钢产量为1484万吨(1902年产量为290万吨,自1902年起,年均增长16%

    )(其中装甲钢、新型合金钢等年均增长超过30%),1913年国内石油产量为500

    万吨,1914年超过700万吨。

    同年,日本和朝鲜的煤产量合计2300万吨,钢产量合计39万吨。

    ——————————————————————

    真实历史的1913年,欧美列强的主要工业原料产量如下:

    美国——煤产量57100万吨,钢产量为3180万吨,石油产量为3400万吨。

    德国——煤产量27700万吨,钢产量为1570万吨。石油产量为12万1千吨(奥匈产

    量为110万吨)。

    英国——煤产量29200万吨,钢产量为900万吨。(印度石油产量为110万吨)

    法国——煤产量4100万吨,钢产量为470万吨。

    俄国——煤产量3600万吨,钢产量为490万吨。石油产量920万吨。

    注:1913年世界石油总产量为5370万吨。

    ——————————————————————

    真实历史1913年,列强工业生产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

    美国——38%(产值249点2亿美元,采用1914年数据)

    德国——16%(产值104点9亿美元)

    英国——14%(产值91点8亿美元)

    法国——6%(产值39点4亿美元)

    俄国——

    日本——1%(产值6点6亿美元)

    注:全世界工业总产值为655点8亿美元。

    ——————————————————————

    由主要工业品产量,大略设定中国的工业产值为历史上德国的95%,即100亿美元

    左右,设定为100亿美元(20亿英镑),为1895年(一亿三千三百六十六万英镑)

    的15倍左右,平均年增长16.2%。

    推算朝日的工业总产值合计6亿美元(1点2亿英镑),占其工农业总产值的40%。

    其时,全世界的工业总产值应为655点8亿美元+100亿美元+1.4亿美元=757点2亿美

    元。

    由此可设列强工业生产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

    美国——32.9%

    德国——13.7%

    英国——11.8%

    中国——13.2%

    法国——5.2%

    俄国——

    日本加朝鲜——0.8%

    即东亚联盟的工业生产占全世界的14%。

    补充:

    真实历史列强工业增速对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