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爱与痛的边缘-《凤舞红叶》


    第(2/3)页

    外婆不假思索道:“你不是村里某家的女儿吗?”丹妹目瞪口呆着,指着一旁的丹姨说:“外婆,我是他的女儿呀!”

    外婆仔细瞧了瞧丹姨,又看了看丹妹,很坚决地说:“胡说,你明明是村里某家的女儿。”看着外婆认真的神情,一家人放声大笑,然而笑声中却带着几分无奈和酸楚。

    吃晚饭的时候,母亲对我们说,“现在你外婆讲得话真是有趣,上回我有事外出,临走前不放心地叮嘱她要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你知道外婆怎么说的,她神情很严肃地说,这是谁规定的,难道动一下也不可以吗?”

    那天的饭很丰富,味道也很可口,母亲的厨艺本就不错,只是在听了她的冷笑话后,心里深重了许多,想不到外婆一病后,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这年纪一大什么稀奇古怪的病都会缠上身,还真是命苦。

    见母亲给外婆围上了围巾,拿起汤匙一口一口喂到她口中。外婆也想自己动手,可是她那枯瘦如柴的手一拿条羹就止不住地颤抖。照这种现状就必须时时有人照料,于是母亲和丹姨毫无怨言地扛了下来,从中也不知花费了多少的心血和精力。你想这二十四小时要照顾,根本得不到休息。加上半夜三更有什么动静,还得钻出温暖的被窝查看,就这样一夜三五次折腾下来,没有病的人也要被拖成病了。

    为爱,我们的确付出了许多。

    母亲因为连续上了二十多年的夜班,身体虚亏了许多,人一劳累就特别容易头晕无力。幸亏母亲运气不错,正赶上厂里政策优惠,可以提前退休,也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外婆。

    但丹姨离退休还早的紧,还要辛苦的上班。同时她身为一个厂里的班组长,要以身作则,不能因为外婆的病而影响到厂里工作的进程。

    所以只能辛苦地往两头奔波,有时忙完中班或夜班的活,就得马不停蹄地骑车(那时的交通工具还是以自行车为主),披星戴月来到二十多里远的外婆家。像外婆如今这种现状,生活不能自理,吃饭或行走都得有人挽扶,哎,人老了连自己都很难照顾,更何况去照亮别人。

    母亲看着父亲挽留的神情,终于狠下心悄然地出了门,于是照料父亲的任务就落在兄弟俩的肩上。母亲虽然忙着照料外婆,但父亲的一日三餐仍然照常不误,赶回来亲自调理。晚上又得赶回外婆家,这样一来一去根本得不到休息,如果你也曾为所爱的人操劳过,就一定会明白。

    然后第二日,天蒙蒙亮时,母亲又得早早起床,骑二十几里的路去照料父亲。因为父亲刚做完手术,只能吃些流质的食物,于是母亲特意熬了稀粥给父亲。恰巧那几天阴雨连绵,连日不开,出门都得穿雨衣或带雨伞,行动很是不便,也真难为母亲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