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受封秦王-《三国之秦华传》


    第(1/3)页

    曹操刚刚离开许都两日,秦华也离开长安城,不过他现在还没有参与袁曹之战的意思。

    秦华这次的目的地是正在建设的洛阳城。

    因为董卓西迁前的一把大火,洛阳城变的残破不堪,虽然随后赶到的诸侯联军实施了救火行动,但是这里已经完全没有了帝都的风貌。

    此后洛阳城就被流民和盗匪所占据。

    后来李傕、郭汜围攻长安,被秦华所驱赶,再次回到了洛阳,对这里有所修复。

    但是以李傕和郭汜的能力,他们根本不可能把洛阳城修复起来,更何况他们也舍不得这么多钱财。

    这次秦华就是在原洛阳城的基础上建造新的洛阳。

    秦华等人达到的时候,洛阳的城墙已经修复打扮了,新的城墙比起以前更为高大雄伟,无数劳工在城中行走,看起来热闹非凡。

    作为一个现代人,秦华虽然只是一名普通人,但像是杠杆原理之类的还是有所了解的,滑轮升降梯之类的东西普遍运用在工地之上。

    所以即使那些城墙的砖块每块都有数百公斤中,现场搬运起来却也不算太过困难。

    巨大的木材源源不断的从城外运入,城墙的不远处砖窑的烟火遮天蔽日。

    “子脩,你看如何,叔父这城建的还是很快的吧。”

    秦华站在城墙上,指着下方热闹的场景对着曹昂说道。

    “我也见过当年许都修建的场景,但是比起这里,却还是相差许多。”

    曹昂由衷的说道。

    当年刘协被曹操带到许都之后,曹操也对许都进行过一下修建,只是许昌原本就是小城,纵使扩建也不过征发了数万劳工而已。

    而且以曹操当时的财力也不足以进行太大的工程。

    最关键的是修建许都时是以徭役的名义找来的劳工,现场督工不时拿着鞭子督促工程建设,鞭子的声音不时响起,那些劳工的脸上全是愁苦之色。

    那里像秦华这边,虽然同样是进行重体力的劳动,那些人的脸上却是喜气洋洋的。

    具体原因曹昂其实也知道,因为这些劳工不但有工钱,最关键的是他们将会是这新洛阳城的第一批住户。

    他们并不是在修建帝都,而是在修建自己的家园。

    “主公,按照工部的进度,今年年底洛阳城就能基本完工了。不过要想全部完工,估计还需一年时间。”

    “无妨,这已经达到我的预期了。”

    “关于钱款的问题,现在怎么样了?”

    见秦华两人开始聊起财务问题,曹昂很自觉的往后退了几步。

    秦华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曹昂,然后就开始继续和荀攸聊了起来。

    现在各大世家购买地皮的钱财大多已经到位,有些购买多的自然不可能携带足够的现金,所以要等他们从家族中带过来。

    这事由凉州商会处理,所有的财物都会由商队负责押送。

    秦华的意思的不要铜钱,最好能够全部换成米粮,因为他现在其实并不是很缺钱,缺粮才是真的。

    见秦华两人聊得起劲,又是敏感话题,曹昂几次想上前打断,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袁绍大军南下的消息他已经得知,这段时间不断拜见秦华就是想请他出兵,但是秦华每次都打诨过去。

    “子脩,是否感觉无趣了?要不要先回去休息?”

    就在曹昂思考怎么起头和秦华说话的时候,秦华的声音忽然传来。

    “不,不会。叔父谈完了?”

    “事情永远是谈不完的,我看子脩面色焦急,莫非有何急事?”

    “自然是我父亲的事情,袁绍百万大军南下,唇亡齿寒,还请叔父速速出兵相助。我父只有不足十万军队,必然无法抵御袁军,一旦我父战败,袁绍必然席卷天下。”

    到了这个时候曹昂也不想再绕弯子了,直接开口请求道。

    他其实也知道秦华在有意回避这件事情,如果再不说,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子脩跟随哪位先生读书?学的是哪家的道理?”

    听完曹昂的话,秦华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我是跟随文若先生读书,学的孔孟之道。”

    曹昂一愣,不过还是据实回答。

    “荀彧啊,此人确实有大才。能在此人麾下学习,想来子脩的学问应该不错,那我来问问你,你觉得现在天下如何?”

    曹昂虽然焦急,但是回答了秦华的问题。

    “当今天下诸侯割据,连年战乱,百姓居无定所,民不聊生。”

    “那你觉得叔父治下如何?”

    “我虽未看过其他地方,但是就长安一地,颇有大汉盛世之风。”

    “那如果由我来治理这天下,子脩觉得如何?”

    秦华没有停歇,继续问道。

    “什么,叔父莫非有谋逆之心?大汉皇室尚存,我父辅佐天子,剿灭不臣,此时虽未显成效,但我相信父亲必定能匡扶汉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