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琼也跟着跪了下来:“陛下,臣附议,即便要按陛下刚才之言拿该拿之人,最好还是让臣僚效劳!何况,陛下也并非势穷之人,从中枢到地方,皆有愿为陛下效死之人!没必要亲自出面!” 王鏊更是在跪下来流下泪来:“陛下!君臣如父子,君弃臣,如父弃子啊!陛下难道也要弃臣等吗?” “臣愿为陛下效劳!” 张璁这时也跟着叩首而拜。 朱厚熜刚才那样决绝,的确故意用这种方式看看御书房诸大臣的态度。 朱厚熜杨一清和张璁等御书房诸大臣至少难得保持了一致,便道:“那好,朕再给外朝一次机会,降敕吏部,换三法司堂官!” “你们先起来,说说三法司堂官换谁?” 朱厚熜问道。 杨一清等也就站起身来。 接着。 杨一清就拱手先言道:“以臣愚见,首先对于刑部的话,当让大司空直接升任刑部任刑部尚书;至于都察院,让正进京朝觐的南直巡抚桂萼任左副都御史掌院事;大理寺的话,让右通政方献夫升大理寺卿。” 杨一清在廷审结束后,就想过,如果要合乎天子的意,当更换三法司,也想过要更换三法司当更换哪些人。 所以,他毫不犹豫把自己属意的人选呈奏了出来。 因为他在廷审时发现就这三个最适合。 而他这次也没有根据个人好恶来举荐。 朱厚熜看向了王琼和王鏊:“你们呢?” “臣等附议!” 朱厚熜见此道:“那就敕谕吏部,特简以上三人为三法司堂官!” “是!” 于是。 杨一清、王鏊、王琼三人便往内阁走了来,传达了此旨。 林俊也因此得知了此事,但他没有反对,只说道:“陛下到底是崇德质慎之君啊!没有因为肉食者鄙,而起伏尸百万之举!” “但眼下就看吏部了,吏部要是不奉旨,那恐还是会血流成河!” “即便是我们执政辅臣,到时候也没法再劝阻陛下不这样做。” “毕竟,谁也不能真的说,天子不能威福自专。” 杨一清这时叹息说道。 王鏊跟着附和说:“是啊,欺君之事,就算天下人人都干,我们也不能干!” 王琼这时则道:“应该不会!赵安福这人素来别的本事,见风使舵的本事还是比人强的!” “也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