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中丞放心,我已吩咐下去,家中子弟和门下之人,会尽快协助官府避免乡梓大乱的。” “会不会民变,关键还是看,朝廷有没有考虑到沿海小民的生计。” “但陛下是何等爱民仁君,早已考虑到小民生计,所以这些风雨注定乱不了浙江。” 一袭淡蓝长衫、头戴平顶巾的王阳明站起身来,走到庭外,笑着对蔡天祐说了起来,且因此不由得想到了昔日在朝中常见面的天子。 他不得不承认,当今天子,是真的爱民,也真的勤政,且睿智至极,而也因此,他对眼下两浙的士怨民怨并不以为意。 蔡天祐这里听后颔首。 接着。 蔡天祐也跟了出来,立在门边,对王阳明说道: “我这里还好,关键是朱长洲,他现在已经被骂成了民贼!” “连他族人也开始痛骂他,乃至,有他的族人,都来我浙江巡抚衙门控告他通奸婶娘,闹得是满城风雨,说他道德败坏!” “我不得不把他这族人暂时扣押了起来,且发文给南直桂公,让他那边约束朱纨族人。” 立在花荫下的王阳明听后,也不由得摇头叹气: “这些人为抹黑一个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 …… 话说,朱纨眼下也因为攻讦他的人越来越多,而开始喝着闷酒,脾气也越来越暴躁。 他现在是恨极了这些沿海缙绅,且开始在奏疏里骂他们是衣冠之贼。 而他之所以恨这些衣冠之贼,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他出身小官之家。 父亲是教谕,但因为被人陷害,被罢官还乡。 然后,又因为家中嫡兄朱衣被污蔑作乱,父亲又畏惧逃走,导致他在出生三天后,就与生母一起被关入了县牢中。 但是,朱氏族人拒绝为他母亲和为他送饭,只想等他和他生母死在牢里,而好吃他家的绝户。 他生母只得结网巾糊口。 幸有贵人相助,他家的冤案才被澄清,他才被释放了出来。 但也因此事,他家也就和本族关系不好。 他长大读书中第做官后,也就只锐意做一个清官忠臣,不为族人谋福祉,拒绝投献。 所以,别说王鏊暗地里派人叫他做一个孤臣,就是王鏊不这样做,他也会选择做一个孤臣。 皇帝要禁海,他就会一丝不苟的禁海。 当然,他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所以他对下不要求跟他一样做一个纯正之臣。 故而,他为让底下人支持他,会选择让出自己的那份好处,以收拢底下人的心。 这样也就让他手底下的官兵诚服于他,虽怕其严厉,但也敬其慷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