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来,他是皇帝。 素来,只有皇命一下,那便是逆我者亡,顺我者昌的道理;没有皇命下了,还要去解释为何这样做的道理。 二来,不是所有人都跟他这个皇帝一样,心里装着这个民族,装着天下苍生,或者说有那么一份对底层的善良。 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辛苦的跟着他一起去把蛋糕做大,愿意把百姓当人看,愿意为百姓辛苦一下。 因为在不少人看来,守着祖宗的田地,收租收税不香吗? 把凶险的海洋交给外夷,让他们卖我们的货,我们赚他们的银子,不是很好吗? 何必折腾! 不过,朱厚熜相信,现在的文明和制度,决定了他这个皇帝的意志不可能被阻止。 除非,他这个天子自己首先意志不够坚决。 所以,他相信他的新水师会建立起来,他也会在数万里海疆组成的一大蛋糕上,插上自己的一刀,然后具有对海上之利的分配权。 只是! 他需要坚定这份决心,需要对前方为自己加强水师的官僚保持信任。 …… …… 福建镇东卫。 迎仙寨。 此时,这里同样是星汉灿烂,晚风习习。 大学士杨一清和海防提督汪鋐,也同样迎风看向寨门外的浩渺海波。 “杀!” “杀!” 而此时的寨门外,正有大量新入伍的水师兵勇,在海水中接受着潘丁苟、俞大猷等军官的训练。 如朱厚熜所想,大明新建水师镇海营和海备营,的确开始初具成效。 另外,张璁也陆续把相应战船送了来。 两支由原卫所抽调的水军和招安海寇组成的水师营,在装备上,实力已是大明最强,也强于佛朗机在南洋的海上力量。 毕竟,大明的水师是在自己本土附近扩建,自然可以迅速建立起较大规模的水师来。 而杨一清和汪鋐还打算继续扩建水师。 因为朱厚熜的要求是要有足够打击海上走私势力,以及能够远征的水师。 所以,光两个营还不够。 故而,汪鋐计划着明日就去两广招安本国逃亡海寇。 杨一清也因为汪鋐要去两广而对汪鋐嘱咐说: “据闻,两广也有不少官绅豪右早就在暗地里和佛朗机人走私贸易,乃至还有倭人也被带去了那里,你去后要千万小心,尤其是那位镇守两广的抚宁侯,此人上疏弹劾过你,对你颇有非议。” “下僚知道。” “抚宁侯贪婪,偏信其奸党朱瀛。” “而这朱瀛最是十恶不赦,拐卖人口、黩货害人之事常有,只因朱麒袒护,两广都御史许庭光也为其遮掩不上奏朝廷,所以就没人收拾,乃至我在广东也不能多言,不然,诸将士之功就会无法让朝廷知道。” 汪鋐回道。 杨一清颔首,笑道:“是啊,在内阁时,我也只能劝陛下慎重,不要只听许庭光和抚宁侯一面之辞,但现在公已是佥都御史,不必畏惧了!” 汪鋐点头:“正是!” 次日一早。 汪鋐就真的率海备营往两广而来。 此时两广的确还有佛朗机人出没。 走私依旧猖獗。 海防形同虚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