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再回岁月城-《史上最强邪君》


    第(2/3)页

    多一分实力,便多一份保障。

    慕容雁翎道境四十八劫,尚有生死危机,更何况自己如今这点微末道行,差得太远了。

    “等我成就了天玄,你也可以尝试着冲击第九劫,在此之前,除非有绝对把握,否则不要冒险。”

    李政点头应下。

    连连见了那么多高手,他心里对实力也很迫切的想要提升,但没有特殊的机缘,只能一步一步的慢慢积累,直到现在,他也最多有四成把握能够渡过第九劫,十分无奈。

    其实四成把握,对很多人来说,已经足够高了,甚至有些极端点的疯子,哪怕是仅有一线生机,也敢闷头往上冲。

    但每个人性格不同,与李长安相处久了,他也变得稳健起来,尽量不会做那等拼人品的不确定事。

    成功了万事大吉,若是失败了呢?

    李长安两条命尚且稳如狗,他就一条命哪敢开玩笑,死在别人手里,那是实力不足,无话可说,可若是自己把自己玩死了,那除了活该没啥可说的。

    ……

    从荒漠这边到岁月城,距离不近,两人花了四五天才堪堪赶到。

    在路上时,不出意外的,有两件事传得沸沸扬扬。

    其一,墨尊清理乱域一事。

    一夜之间,墨尊清理了数百万人,血气弥漫四野,使得乱域中都空旷了许多。

    这种事乱域不是第一次经历了,虽然传得五花八门,但对乱域其他人影响并不是很大,待墨尊走后,大批出逃的人纷纷返回乱域,照样该吃吃,该喝喝,除了争斗比之前更多外,一切没什么变化。

    第二件事,同样与墨尊有关。

    慕容雁翎被三个黑袍人伏击,重伤而逃,目击者甚众,都在传是东海魔区下的手,那黑袍人取出的黑色小球便是墨尊给的,能发出他的致命一击。

    有记忆水晶为证,加上无数人亲眼所见,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使得北冥对东海魔区的印象更一步变差,好多人都在呼吁着,应该还以颜色,坚决不能让东海魔区的人踏足北冥。

    然而,闹了半天,乾坤院和八大圣地却都没有发声。

    倒是乾坤院知晓刀君慕容雁翎被伏击后有些震怒,派了十三位强者远行东海,也不知道是准备如何了结此事。

    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李长安大致已经猜到了结果。

    显然,乾坤院的人也没傻乎乎的上当,从中看出了些什么,派人前去东海魔区,一者肯定是为了要个说法。

    不管如何,明面上看,东海魔区确实有着最大的嫌疑。

    另一者则是多半是做个样子,有人想嫁祸东海魔区,其心可诛,必然有着更深层次的目的和打算。

    是如他所愿,还是将计就计顺藤摸瓜,这些全都要看北冥乾坤院与东海之间的商量了。

    再次回到岁月城,李长安如以前一般,将自己容貌隐藏起来,变成了一个尖嘴猴腮的高个青年模样,把李政也收进了灵兽袋。

    在岁月城中,李长安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万宝楼,不得不小心警惕一些。

    先找一座酒楼,借着吃喝的名头,在里面探听了一会情报,岁月城最近并无大事发生,使得众人口中谈资基本也都是其他地方的事迹,要么就是风花雪月。

    倒是那阿音姑娘似乎还没有离开,依旧每天与梦熙姑娘在城西小湖花船上合奏,也就是她不是男人,否则倒是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一般的惬意生活。

    听到这里,李长安暗自决定,待处理完林雅萱的事情后,得找机会再去一趟城西小湖。

    瞻仰阿音风采只是顺带,他和李政在湖边见过的那个叫做圆圆的小女孩才是重点,如今风头差不多已经过去了,倒是可以看看,希望能够再次遇到吧。

    留下足够的灵石放在桌上,李长安起身离开酒楼,打算前往万宝楼。

    然而,刚行至半路,一道香风入鼻,一窈窕身姿倏地撞了满怀。

    桃花妖艳,然,李长安却没什么享受的感觉,黑着脸退开两步,看着眼前这个女人,有种揍她一顿的冲动。

    见他脸色不好,林小蛮不敢再闹,急忙退到一旁,传音道:“剑子恕罪,聂先生命我于此地等候剑子,因为有人暗中监视,所以只能如此吸引剑子注意了。”

    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林小蛮依旧会称呼李长安为剑子,或许是因为那时印象比较深刻的缘故。

    说的有理有据,但李长安一点也不信,想吸引他的注意,办法有千万,又何需如此手段。

    “莫要作死!”

    就林小蛮的身材相貌来看,无一不是上上之选,奈何初次见面时,李长安就亲眼目睹了一场活春宫,对她的印象好不到哪去。

    林小蛮识时务,有手段,是个好帮手,但绝对不是个好女人。

    至少,李长安是这样认为的。

    林小蛮歉意一笑,向着旁边茶楼走去。

    李长安紧随其后跟着走了进去。

    翻云覆雨楼如今发展不错,接任务,买卖消息,涉及了不少方面,忙得不可开交,若非有事,聂贤绝不会来打搅自己,更别说让林小蛮专门在此地等候着了。

    点了两壶上品灵茶,两人一边随意着聊些风花雪月,私底下却在传音交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