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时移世易-《扶桑镜梦》


    第(2/3)页

    来,就是个财政黑洞,每年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可崛直秀上任没两年,这就扭亏为盈了,太鸡神奇了!这不问清楚可不行。

    因此,老中们召见直秀,其实主要是想搞清楚,这钱是怎么赚的——至于洋学所和炼铁所,那倒是不急。

    1859年,箱馆奉行所私帐的总收入是82万天保小判金,但其中77.1%的比例来自鸿之舞金银矿(28.4%)和霍克森宝藏(48.7%),而且82万里还包含了当年幕府的最后一次补贴10万金。

    但私自开采金银矿是大罪——幕府把扶桑金银矿都收归官有了,霍克森宝藏也是在英吉利偷挖的,这两样都不能说,因此直秀只能将原因归功于炼铁所。

    “停建五陵郭,开支大减。屯田亦然初见成效,炼铁所亦欣欣向荣。”

    其实,1859年箱馆炼铁所的盈利只有三万金,这个是实打实汇报给江户的。但三万金也不少了,按外界的估算,箱馆奉行所大概是六万石的出产,按五公五民算,也就是三万金的年贡,数目正好对得上。

    可这些信息老中都知道啊,他们想问的是,箱馆正式纳贡,那这三万金的收益没有了,箱馆还能支撑么,别闹出什么事情来——倒不是他们特别爱民,而是箱馆北面就是鲁西亚人,除了乱子被乘虚而入可不得了。

    “这不是要扩建炼铁所么?”直秀表示扩建后收入大增,完全可以覆盖缺口。

    说起来,这箱馆炼铁所还是堀利熙当奉行时筹备建立的,当时不光是为了炼铁,也是为了制造军械。因为是抵抗鲁人入侵的前沿,幕府就同意了。

    如今直秀建议扩建,那老中们可得问清楚,是扩建炼铁还是增产军械——不小心弄成拥兵自重就麻烦了,如果再四处贩卖军械,那不是扯淡么,为了每年三万金完全不值当!

    “军械?这还能外卖么,挺好啊。”

    扯了半天,老中们才明白,箱馆扩建炼铁所是为了扩大农具和机械生产,至于军械嘛,本来是自己够用就行——明面上箱馆炼铁所只能制造燧发枪和青铜炮。

    听直秀信誓旦旦地表示没问题,在座的大佬们都半信半疑——这些人哪里知道,近代化时人均耗费钢铁是一吨,这里面的市场大了去了。

    好像明白了,其实还是有点晕,反正就这样吧,老中们事情也很多,哪有闲心刨根问底,问完了就把直秀放走了。

    之后,堀利熙见直秀执意要辞掉奉行,他也开始活动——毕竟他是从箱馆奉行左迁的,再任此役职然后大展宏图,这不就一雪前耻了么。

    其实,堀利熙今年亦然是四十三岁了,他老爹堀利坚真不想他继续漂泊在外,但儿子执拗有啥办法,因此身为留守居的堀小四郎也努力为之奔走。

    这段时间的同时,平时谁都不见得公方样家定终于召见了直秀。

    自安政五年(1858年)大病一场然后死里逃生后,家定更加放飞自我——以前因为身体不好他就不怎么理政,如今更是将一切委托给老中们,不管啥决定他都表示没问题。

    东丸样家茂作为将军世子,如今才十五岁,就被不靠谱的养父扔了个监政的帽子,然后每天苦哈哈地刻苦学习如何与臣子斗法。

    看到直秀前来,公方样家定很是开心,直秀每年都献上不少新鲜玩意,这可是难得的忠臣——臣子嘛,最优秀无过于“懂我啊!”

    陪着主上玩耍了半个时辰,直秀见公方样有些倦怠,就赶紧告辞了——他知道这位爷不怎么关心政事,所以也没多嘴。

    等看不见直秀了,家定才对一直苦着脸的世子家茂说了一句,“兴我德川,非此人不可;亡我德川,亦此人乎?”

    家茂当时就惊了,难道这离开的是曹丞相不成?他想追问,但家定已经摇摇摆摆地休息去了,这有个神神鬼鬼地老爹真是烦恼啊!

    而回到宅邸的直秀则继续花天酒地,天天有人宴请、不时回请别人。

    这时他才知道为啥幕臣都对他这么热情——原来他辞官的上书一早就被泄露了,大家要么盯着箱馆奉行的位置,要么是听说他可能当上外国奉行或勘定奉行,都是烧热灶的。

    横滨开港后,这贸易繁盛,堪称金山银海一样的流动,这箱馆就算差,想来那也是日进斗金的地方。加上扶桑这

    几年海运兴旺,这北地也渐渐不是人人畏之如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