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时楚墨风从怀中又摸出一支响镖,对着天空轻轻地一甩,而依旧在北面冲杀的秦琼和程咬金二人听到声音,不免相视一眼,只见秦琼用力劈开一柄刺来的长枪,对着场上大喊到:“诸位儿郎加快速度,国公爷那边已经结束战斗了,剩下的就看咱们的了。” 眼见战场上的形式对自己这一方没有一丝益处,吕崇茂部负责带队的将军生生地止住了再度派出方阵的念头,而是气急败坏地大喊到:“全军撤退,速速撤退,不要管场上那些人了。”说完一马当先逃离了战场,而始终没有出战的吕崇茂部士兵一见主帅逃了,赶忙一窝蜂地逃离了战场。 而此时楚墨风已然领着麾下的天策军堵住了敌军的去路,城内观战的李世民见状大喝一声:“来一千将士随本王出城退敌。”说完迅速跑下城头,集结部队将蒲州城大门打开,率队冲杀出去。 由于李世民率队加入战场之后,吕崇茂大军的压力陡然增大,一场闹剧般的攻城战随着吕崇茂大军的覆灭戛然而止,此时李世民在战场上与楚墨风汇合,二人相见倍感亲切。 只见李世民激动地问到:“我没有派出报信的,你怎么知道吕崇茂派兵攻城?难道你真的是神机妙算?” “屁的神机妙算,若不是小爷发现你来了蒲州,估计今日就得给你收尸了。”楚墨风瞥了李世民一眼,忿忿地说到:“赶紧回城给小爷整点吃的喝的,这一路奔袭饿死了。” 场上众人闻言纷纷大笑起来,此时楚墨风对着众人说到:“为防止敌军突然杀回,迅速打扫战场,我方尸体运回城内,敌军尸体就地掩埋。”说完随着李世民进入了蒲州城内。 一进城楚墨风并没有先去找吃的喝的,而是第一时间面见了李渊,得知又是楚墨风率兵千里奔袭救援,李渊不免热泪盈眶,拍着楚墨风的肩膀说到:“你让朕说你什么好呢?都是即将当爹的人了,一旦你有些什么闪失,你让朕如何跟凤儿她们交待啊?” “小子谢过陛下担心,只不过小子一贯冲杀惯了,再者说听闻陛下在此,无论如何小子也得前来救援的。”楚墨风见状笑了笑,对着李渊说到:“不知陛下能否给小子一口酒喝,一路奔袭的确有些渴了。” 李渊见状哈哈大笑起来,对着堂下负责伺候的人喊到:“没听见祁国公要酒吗?赶紧拿些好酒给祁国公。”下面的人应了一声转身退下,不一会儿端着一坛酒走了过来,只见楚墨风拍开泥封对着李渊眨了眨眼,李渊随即面色一正冷冷地说到:“都退下吧,朕有话要与祁国公说,如若谁胆敢偷听,定斩不赦。” 在场众人纷纷齐声告退,待众人离开之后,李渊快步走了下来,抄起桌上两个玉碗往楚墨风面前一放,楚墨风会意地将两个碗倒满,随后举起一个碗递给李渊说到:“陛下请。” 只见李渊接过碗没有喝,而是语重心长地说到:“小子,这是汾酒,正宗的汾酒,每次朕一喝此酒就想到关中大部还在刘逆的控制下,这让朕不免有些难过,这酒也就喝的没有滋味了。” 深知李渊此话的含义,楚墨风自顾自地端起另一只碗美美地灌了一口说到:“陛下您就安心的喝你的酒就成,至于关中之事,有二皇子和小子出马,定然能解您心头大患。” 李渊也知道一旦楚墨风下了保证,就一定能够做到,当下心头大喜,将手中的碗凑到唇边,大口地灌了下去。 一坛酒一老一少喝了近一个时辰,略微有些醉意的二人此刻坐在堂下,就这么不顾形象地坐着,只见李渊笑着说到:“这要是让起居舍人看见,又得给朕记上一笔了。” “陛下,如若此番平定了刘逆武周之后,我想也是时候开始东征了,届时还望陛下坚定信念,不要听信他人之言。”靠坐在地上的楚墨风伸手拍了拍李渊的肩膀,略带惆怅地说着。 “成,朕在这里答应你,东征一事届时由你主持,你说用谁就用谁,别忘了你可是朕的骠骑大将军,这一仗可给朕打好了,别让朕丢脸。”李渊丝毫没有在意面前这个小子拍自己的肩膀,毕竟这小子从自己还是晋阳宫监、太原留守之时,就一直坚定不移地跟在自己身边,如若自己没有儿子,那势必会收其为义子,但是现在成了自己的女婿也不错。 楚墨风笑着对李渊说到:“俗话说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陛下可是君子中的君子,这一言既出十六匹马也不能反悔啊。” 此时李渊却对着门外大喊到:“宣秦王进来见朕,顺便给祁国公再带两坛美酒来。”只听门外的人应了一声,不一会儿李世民抱着两坛美酒走了进来,一见一老一少二人坐在地上略带醉意的表情,心中不免觉得有些好笑。赶忙关上门快步走到李渊面前,下跪说到:“儿臣参见父皇。” 谁知李渊却笑着说到:“此处就只有一个爹,一个儿子,一个女婿,哪里来的父皇,取个碗坐下来,今日咱们父子三人不醉不归。” 只见楚墨风对自己使了个眼色,李世民瞬间会意到,赶忙取了个玉碗席地而坐,将坛中美酒依次倒满,随即三人再度推杯换盏起来...... 俗话说亲情是无论什么也无法割舍的,一顿简单的酒席让李世民迅速在李渊心中重新占据了重要位置,且看李世民、楚墨风二人征战沙场,最终平定关中之乱,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