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一丁十亩-《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2/3)页

    这老农的话音刚落,立刻被另外一个人打断。

    “胡说,你那是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才可以种二十五亩地,实际上一年里有大半年地都是闲着的,太浪费了。”

    “如果水稻和春花轮作,一年可以收获两季,一户人家如果没有牛的话最多也只能种十亩地。”

    朱弘栋非常疑惑的问道。

    “什么是春花?”

    “就是春小麦、大豆、油菜之类的。”

    朱弘栋恍然,随后再次问道。

    “为啥不一年种两季水稻?”

    因为在朱弘栋的概念里,长江以南地区完全可以实现一年两熟,这应该是正规操作才对。

    结果老农立刻说道。

    “不成,一年种两季稻,时间上来不及不说,并且地力也跟不上,需要好多好多的农家肥,压根儿就没地方弄去。”

    朱弘都明白了,看来后世能够实现一年两熟,是建立在大量的农药化肥,以及优选育种的前提下。

    没有对应配一套的农业产业链,是很难在江南实现一年两熟水稻的。

    “如果有牛呢?”

    “如果有牛至少可以多种一倍的田地。”

    朱弘栋大致明白了,随后他又问道。

    “那如果种桑树或者种棉花呢?”

    这时候一个地主答道。

    “俗话讲一桑二稻,种一亩桑树耗费的精力,至少可以种两亩水稻,所以一户农民如果全部种桑树的话,估计只能种五亩左右。”

    “一个女人最多也就能养八到十五筐的蚕,每八筐蚕需要一亩的桑树,所以一家人最好的办法,是种七八亩水稻,然后种一亩桑树,女人养八筐蚕。”

    “那如果种的是棉花呢?”

    “棉花需要轮作,两年棉花一年稻,一户人家通常会种植六亩棉花,三亩水稻,每一份田地种两年棉花,再种一年水稻。”

    朱弘栋大概明白了,将这些农民和地主打发走,随后将目光转向傅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