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衰落从朱元璋开始-《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2/3)页

    南宋之所以能支撑起如此大的财政收入,估计与泉州的极为发达不无关系,航海贸易的鼎盛,肯定会带来南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因为在清朝以前,中国长期处于世界科技和文明的顶峰位置,中国的物产只要运出去,无论运到哪里,肯定都是最好的东西。

    也许当初正是因为泉州海洋贸易的极大发达,所以才能让南宋商业和手工业非常繁茂,因此才能支撑起南宋那么庞大的财政收入。

    朱弘栋忍不住想起另外一个问题,宋朝和元朝经过这两代的发展,泉州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港口,甚至在南宋时期就已经确知欧洲的存在,并且南宋就已经有欧洲人在泉州定居和从事贸易。

    这明显是一个大航海时代的开端,只要这种势头延续下去,必然会由中国开始启动全球的大航海时代。

    可是这一切,到了朱元璋这里,戛然而止。

    明朝开始了禁海,开始封锁自己的海岸线,禁止自己的百姓从事海洋贸易,大明朝生生将已经推开半扇门的大航海时代重新给关闭了。

    即便是后面的郑和下西洋,也是标准的政治行为,而不是商业行为,完全可以认为是大明朝航海时代的余晖。

    不得不说朱元璋这个农民起家的开国君主,因为自身阅历和经历的限制,导致他身上存在严重的个人局限性。

    小农意识始终贯穿着他的统治思路,并且一直延续下去,造成整个大明朝,小农意识浓厚。

    正因为朱元璋的身份和背景,导致大明朝一直在压抑商业和工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衰败实际上是从朱元璋开始的。

    而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张士诚恰恰是商人起家,如果当初是张士诚得了天下,也许就有机会恢复宋朝的旧观,让中国沿着大航海的方向继续走下去,最终开拓出一个由中国主导的大航海时代。

    也许张士诚版本的大明朝,经过二百六十年的发展,早已经变成一个世界帝国,也许此时就不会出现后金入侵中原的情况了。

    从某个角度看,朱元璋因为视野和眼光的局限,早在二百六十年前,就已经为大明朝锁定了一个内卷的结局。

    一个内卷化的大明朝,注定是要以悲剧告终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