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密谋-《榆陵录》


    第(2/3)页

    “对了,宫中嚼舌头之人还在吗?”

    “还在。”

    “过段时间处理了吧,做得自然些,记住,合情合理。”

    “属下遵命。”

    第二日,华灯初上。

    元府东院,一名衣着普通的男子利落地从墙外一翻而进,驾轻就熟地来到了元辅望的卧房中,又立即转身将房门紧闭。

    “蔺弗?”正在写信的元辅望见他来,十分惊讶。“快坐!你怎么这么快就回京了?比原定的日子早了足足半年,锲安司的人知道吗?”

    “辅望兄,我在路上得知了京都逼杀案的消息,便绕道回来了一趟。此番是秘密回京,明日我便要出城。”

    “那案子已经结了。我们拿它试了试圣上,发现圣上依旧对魏诚一片信任。”

    “买卖官职的罪名确实难起波澜……高汨之事已然办妥,人也平安送到了。我今日来,其实还为着一件要紧事。”

    “你说。”

    “我在高汨期间,发现了不少彭旭海寇的窝子。我逐一摸过去偷听了几回,大多都是打劫计划之类,只有一日,听到了一句十分奇怪的话。”

    “什么话?”

    “大意是‘看你那住在大晔皇宫里的爹下回捎什么好东西来’,是一个头领打扮的海寇对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说的。我想,国朝宫内皆是去了势的黄门,他们要么自小进宫,要么在入宫都调查过家中有无儿女亲眷。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是通过籍的。

    “也就是说,我大晔皇宫绝没有让外邦人做内侍的道理。就算是守卫皇城的锲安司里,也没有一个彭旭人。那么他说的这个‘住在大晔皇宫里的爹’,又会是谁呢?”

    “会不会是假扮彭旭人的大晔海寇?”

    “听口音并不像。此二人的彭旭话十分娴熟,像是自小习得的。”

    “这就难解了。宫内怎么会有彭旭人呢?”元辅望思忖片刻,道:“此事先别惊动旁人,还是要暗暗查去。若是坐实,可是通敌的大罪啊!”

    “确实如此,我当时听了也心惊不已,便想着早日回京告诉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