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携行具做成-《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3/3)页
    接着,柳氏抱来了一堆用帐篷布缝成的大袋子,拿出一个袋子,放进篓里,袋子打开,刚好差不多和篓子容积一般大。
    袋子是装怕雨的被子衣物用的。
    在防雨袋上,绣着一些小的布条,此时袋子放进篓里之后,柳氏拿着布条,往篓子上的左右前后各系一下,袋子就被固定了。
    鲁犁配合的很好,当柳氏把袋子绑好之时,鲁犁恰好把自己的被子抱过来了。
    柳氏很依然的就把被子接着,然后给细心的叠成块,装进背袋之后,袋口用绳子收束紧,再把袋口上方,一个方形的布条放下来,袋口就被盖住了。
    李孟羲惊奇的发现,柳氏在固定布片的时候,用的是扣子。
    所谓的扣子,就是绑在细麻绳上的一根短棍而已,扣环也是用麻绳挽成的一个小环,绣在袋子正面。
    当系扣子的时候,把短棍竖着穿进绳环之中,扣子就扣好了。
    因为没见过扣子,李孟羲还真以为汉代人不用扣子呢,敢情人家知道扣子的。
    携行具最重要的部分,打理完了。
    此时的携行具,木架最下方,是最沉的稿席,稿席上,放着篓子,篓子中是防雨的大袋子,袋子中,装着被褥和衣物,而在袋口处,为了防止雨水进入袋子中,有一块防雨布盖下来扣在绳环上。
    至此,携行具主要部分已经齐全了。
    剩下最后的一点,架子得缝上背带,方便背负。
    然后,柳氏就拿着剪子要把刚织好的麻布剪成一缕缕的背带。
    忙了两三天才织成的布匹,说剪就剪,柳氏有些可惜,下手一时犹豫。
    李孟羲还以为柳氏是忘了背带剪多宽呢,“三指宽。”李孟羲提醒。
    刺拉一声,柳氏用剪刀划破了麻布,剪出三指宽的一绺。
    一个携行架,大概需要四条背带,两条从肩上过,两条从肋下过,最后交于胸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