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实践出真知-《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3/3)页
    猴儿地趟失败,成了躺在地上。
    猴儿委屈对来找李孟羲,说地趟刀没用。
    李孟羲笑着摇了摇头,说猴儿的刀法没完善,让猴儿自己琢磨怎么滚的又快又准。
    越快被戳的次数就越少,成功破阵的概率就越大。
    猴儿一边蹲着想去了。
    冲阵继续。
    除了猴儿和李孟羲,没人认为地趟刀有用,因此就没人往地上滚着破阵。
    乡勇们又用会了老方法,靠盾兵去撞。
    于是又是一连串失败。
    有人气急,说枪阵就仗着枪长欺负人,把老子逼急了,把椽子抱过来撞死你个狗日的。
    枪阵连赢十几场,心气儿高的不得了,枪兵就说你去抱啊,怕你了?
    李孟羲好奇,拉着身边的一个人问。
    “老哥,椽子是啥?”
    一脸老相,脸上法令纹很深,估计有三十多岁的乡勇看了李孟羲一眼,“椽子么?盖屋的木头,一根儿,这么老长。”
    乡勇大叔张开手臂给李孟羲比了一下,示意老长老长了。
    李孟羲懂了,原来椽子是房子上的大梁。
    其实李孟羲理解错了,梁是梁,椽子是椽子,梁是一根原木,决定了砖瓦屋的屋顶的长度,而椽子是碗口粗的一根细木头,一般是用一根一两年生的杨树树干做的。
    椽子和梁一起,起对屋顶的支撑作用。
    片刻后,一个乡勇扛着椽子来了。
    李孟羲一看,他认出来了,一头削尖还带着土的长木头是围营寨的木头。
    谁胆大把营寨拔出来了。
    木头真的长,跟他喵的跟整一整根树一样,估计得有个八九米。
    木头賊长賊长,可以撞到枪阵,而枪阵够不到。
    可算白嫖回来了。
    两个乡勇抱着木头嗷嗷叫着去撞枪阵。
    枪阵的枪兵们不想被撞,嘴里骂骂咧咧的,骂锥阵混货们玩不起。
    “卧槽,攻城椎!”看到乡勇们的骚操作,李孟羲被惊的目瞪口呆的。
    我的天,神一样的脑回路,才能想起抱着树去撞枪阵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