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小美女?哪个小美女?你是说杨尚武孙女吗?”冷贵香一听说小峰因为杨尚武孙女而留在村上,心里一下子就来火了。 “打电话叫小峰回来。村上蚊子多,小峰从小在城里长大,哪里受过这些苦。快叫他回来。”冷贵香急忙对江心月安排道。 江心月一见母亲冷着一张脸,知道她是因为记恨杨尚武,所以才叫钱小峰回来。江心月心里不由来了气,你记恨就算了,还要子孙后代跟着记恨,这算哪门子事啊。这么多年了,她一直没问母亲,自家与杨尚武家到底存在什么深仇大恨,以致两家互使绊子,老死不相往来。 “妈,小峰成年了,只要不违备原则,由他去好了。不要管太多,管多了反倒不好。”江心月安慰了母亲几句,又使劲儿踢了钱宸楷一脚,大意是,叫你多嘴,哪壸不开提哪壸。 钱小峰目送爸爸妈妈离开,转头回来安顿李幺婆住下。他自己点了蚊香,准备陪杨缨在村办公室囫囵睡一晚。 钱小峰小时候经常到江家塆玩,特别寒暑假,基本都在江家塆度过。爸爸在外务工,妈妈忙工作,乡下外婆家便是他的最好去处。那时候年龄小,又顽皮,经常带一群小伙伴在三条溪沟里摸螃蟹、打水仗、洗澡,其中就有跟屁虫缨子。 那时候缨子小,扎着两条小辫,流着鼻涕,常常缠着钱小峰要去摸螃蟹。钱小峰没办法,只得带着她,有时不经意没照顾到,缨子便跌到水里哇哇大哭,为此,缨子婆婆黄贵英还和外婆冷贵香大吵过一次。 “还记得小时候的事不?”黑夜中,钱小峰问缨子。 “别提那时候的糗事了,想想都觉得好笑。那时候怎么那么爱哭,一点儿不合意就哭,一哭就胜利。哈哈哈。”杨缨想起小时候的事也觉得好笑。 “你怎么想起回村上工作?”钱小峰又问。 “唉。”杨缨重重地叹了口气,“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找工作多难啊。况且像我们这种美术专业的毕业生,除非你特别有钱或特别有才能,要么深造要么开画展,不然做什么?要不就考乡村美术老师。我也是抱着考老师的想法回来的。 前阵子村上选干部,江阿姨要求村上一定要有一名干部懂电脑,刚好我帮江阿姨设计制作了宣传展板,江阿姨便盯上我了。抹不开人情,所以先干着吧。” “唉,我妈妈这人吧,也不知怎么想的,一根筋地来搞乡村振兴。现在的农村,哪里振兴得起来?” “也不能这么说。跟着江阿姨工作的这段时间,我还真学了不少知识。江阿姨有理想有情怀,如果按她的想法去推进,乡村一定会变得美丽起来的。” “就算把乡村扮亮了,谁来住?就当前社会来看,像你我这样的年轻人,还愿意回农村来住吗?空气再好,环境再优美,没了大城市的繁华和热闹,始终是空洞寂寥的。作为热血沸腾的年轻人,谁愿意过这种孤寂的日子?”钱小峰在繁华的深圳读书、工作,生活一帆风顺,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憧憬,像盐井沟村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肯定是苦涩无味的。 “但是,你有没发现,现在很多在外面挣了钱的人都回老家修房造屋,希望老了还是回故乡安度晚年。从这种意义上说,振兴乡村是有好处的。”杨缨对钱小峰说的话隐隐感到不对,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是,现在有很多人回乡建房。但,你发现没,这群人基本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因为他们的童年、少年都在乡村度过,乡村就是他们乡愁的根和魂。像我们九十年代出生的,或者零零后,他们的童年少年基本不在农村,他们在哪里生长根就扎在了哪里,再叫他们回乡村,现实吗?” 杨缨觉得钱小峰分析得头头是道。是的,一般出生在哪儿,根就在哪儿。就好比自己,从来也没将自己当成盐井沟村的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