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萧子良什么都没说,看向门外,王敏之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看到最不想见到的人。 郑耀阳大步流星,笑着说:“王所长,起码中午吃顿便餐再走吧,这段时间工作太忙,怠慢了很抱歉。” “郑先生太客气了,很感激伱对母校的慷慨解囊。” 王敏之很不希望见到郑耀阳,因为他总能找到他们拒绝不了的理由。 如果郑耀阳不在,他们还能以工作繁忙的理由,选择不辞而别。 但他出现,并且提出吃顿便餐,他实在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中午在香格里拉的餐厅吃饭,大包间里面有三桌,27人刚好坐满。 “下午应该还有事就不喝酒,王所长,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郑耀阳端起茶杯,同时也拉起萧子良说:“子良明年要去国外留学进修,谢谢您过去一年来对他的照顾。” 王敏之面露惊讶:“萧同学,他这次不跟我们回去了?” 郑耀阳说:“我听闻荷兰那边,关于3g蜂窝网络的项目已经立项,我们也要赶紧追上。” “华清大学几天前我去过一趟,学术氛围确实很好,但目前国内的座机还没有普及,又何谈3g通讯技术。” “没有新型通讯需求的环境,无论在内还是在外也都得不到支持,实在很难追赶上国际一流的实验室。” “不过王所长您也不用担心,华清大学的通讯实验室并不会撤销,每年还是会拨款五百万研发经费。” “毕竟希望的种子总要留下一颗,万一哪天结出果实也不一定。” 王敏之沉默不语,郑耀阳说得确实是事实,就像他们负责的光刻机项目。 如果没有郑耀阳的采购,以及推荐给郭孔礼李哲凯王纹洋他们购买,恐怕早早就被财政部撤销。 发展经济,改善民众生活是当前国内的主流声音,自主研发高精尖项目,只是浪费钱,又不是买不着的东西。 王敏之端杯回礼:“谢谢郑先生您对国内通讯行业支持,也祝萧同学在国外的学业顺利。” 因为郑耀阳的存在,包厢始终很安静的氛围,只有食物咀嚼的声音。 他们的交谈也被不少人听到,纷纷看向萧子良,满脸都写着羡慕。 有大佬罩着就是好,想去哪里学习就去哪里学子,根本不用担心托福考试跟名校的入学资格。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