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道门三试,君子为何?-《阳神冠军侯》
            
            
            
                
    第(3/3)页
    宗主姬常月是大乾三十年恩科状元,做了几年尚书,与当时的宰相李炎学术不和,后辞官,加入正一道,神魂天资出众,突破鬼仙后成为正一道宗主。
    自姬常月成为正一道宗主后,便开始改革正一道,教导忠孝节义。
    以忠君为教义。
    得到乾皇肯定,予以支持正一道。
    与方仙道走攀附权贵的路相比,正一道发展很有前景。
    得圣恩,定然崛起。
    正一道即便有反对的声音,也在乾皇支持后,消声灭迹了。
    “君子为何?就是取忠君之意,有点片面。”
    “君子,德才兼备,文质彬彬,有所为有所不为。”
    杨安心中默默想着。
    “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仁义道德,容载万物。”
    这些念头一个又一个从杨安脑海中飘过。
    君子是自古以来,所有人期望的方向,一般德才兼备的人,都以君子自居。
    其中读书人居多。
    读书多了,便自诩君子,以君子的礼仪要求自身。
    “正一道的这个考核题目应该是宗主姬常月出的,如果是他,恩科状元,做过大乾尚书,他取君子方向应该是书生的君子了。”
    杨安心中不停琢磨。
    在杨安还在想着出题人的用意时,其他人已经开始动笔了。
    君子定义,并不复杂,就算没读过书的人,都会知道一些,能说出一些特点。
    震云广场内,所有人都动笔了,杨安还是提笔沉思。
    他总感觉,忽视了什么,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行。
    第三场考核,他要不会再藏拙,把读过的经义都用上。
    不能破题,便不动手。
    孙明辉余光看到杨安还未动笔,轻蔑一笑。
    果然,会作诗的人,不一定能作文章。
    杨安目光看向震云广场,忽然发现,有一点信息他忽视了。
    “姬常月得到乾皇支持,那么他必定是乾皇的支持者。乾皇想要东征,那么他出题的目标,至少向乾皇表示支持东征。”
    “这是他的态度,也是正一道的态度,支持东征。”
    杨安心中回想着全过程,终于想明白,差了哪了。
    这场道门考核,主要便是东征。
    所以,最后破题之中,必须要有支持东征的意愿。
    正一道也可以借此表达态度,又不会太过献媚。
    杨安想明白后,开始动笔了。
    “君子当有正气.”
    杨安越写越有感觉。
    字里行间,不仅说君子为人,行为当担,还提出云蒙入侵,君子该有志报国,还阐述越为国祈福。
    最后,杨安忍不住引用先贤的诗。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先贤诗中有正气,有对浩然之气的礼赞,也引用忠臣义士的壮烈之举,表达自己忠于大乾、矢志向东的心情。
    不仅表现出忠于国,还有君子气节。
    杨安写着,整个人在不知不觉之中,精神意都在发生变化。
    这一切,杨安都没察觉,还在奋笔疾书,书写着心中的胸臆。
    正一道考核之人周继在闭目后,神魂出壳,并没有远游,而是在考场内,查看着这群参与考核之人。
    此次考核题目,便是由他的师傅姬常月所出。
    周继闭目,也是他师傅特意要求。
    考核之人,能忍受考核者的无视,平心静气,便是过了一关。
    上正一道,必定会经历长时间默默无名的苦修、学习。
    唯有稳住心性,荣辱不惊,才能安心在道门之中。
    以往正一道考核,与方仙道差不多,主要看对道书的理解,然后检查天赋,两者都过才能留下。
    不过姬常月成为宗族后,就改了,先考察心性,而后考察儒学理解。
    按姬常月所说,能理解儒学经义,定然对道书理解不差。
    心性够了,在点时间读道书,定能有所成就。
    考核闭目,便是神魂出壳,观察参加考核的人。
    有人当场离开,他也不在意,这种人进方仙道也呆不了多久。
    心性不够,不论武道修行,还是神魂修行,都不行。
    特别是神魂修行,心性不够,便是找死。
    神魂修行,异常艰险。
    这么一会观察,倒是看得几个好苗子。
    当然,具体如何,能有几人加入正一道,还得看考核结果,最后由宗主定。
    满意的看着那几个,忽然,周继感觉到整个震云广场的气场变了。
    一股浩然的意境慢慢的浮现在广场之上。
    他抬头后,一脸震惊。
    (注,正气歌实际的寓意跟文中有点不一致,有删改。)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