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勣将面罩取下,露出真身,挥动长枪,呼喝众将士立即冲锋。 此次,不但右骁卫大军及时回援,而且还是由大将李勣亲自带领的大唐铁骑。 李承乾在长安之时,误会右威卫皆是步军,没有任何机动性,却阴差阳错地与李勣等三位老将不谋而合。 他刻意提醒了,希望左右骁卫两支骑兵有一支能减慢行军速度,在紧要之时,立即赶到战场策应右威卫。 尉迟敬德等人自然而然地认定了,太子是想要以右威卫为饵,吸引薛延陀部的大军南下,然后再以其他骑兵进行围歼。 以他们三位老将的能力,自然也可以制定出这种简明的策略。 但李承乾不知道的是,若非他的刻意坚持,哪怕是尉迟敬德等人,也未必能下定决心,断言薛延陀主力南下的方向。 毕竟,最开始向朝廷求援的,也是西州和安西都护府,而当时大唐北疆还有阿史那部镇守。 正是李承乾的坚持,帮他们下定了决心,坚定了判断。 李勣竟然放弃了领军直赴西域的打算,亲自带着右骁卫准备支援右威卫。 对薛延陀部来说,大唐诸多名将,他们最为惊惧的便是李勣。 当初李勣刚刚领唐军平复龟兹和高昌,他们觉得西域之地离大唐中原极远,李勣的大军孤立无援。 于是他们集结了十万大军发起突袭,结果却被李勣大败。 很多薛延陀部大将对他印象深刻,畏若神明。 李勣露出真身之后,很多部族首领直接就认了出来,心中瞬间胆寒,再也没有继续交战的勇气。 战场上发生了极为可笑之事。 作为被薛延陀部征服的“异族”还敢于冲杀,想办法迟滞右骁卫进军的速度。 可是薛延陀本部首领却直接带着战士们头也不回地逃走,生怕跑慢了一步便被李勣这个杀神领军追杀过来。 那些异族的骑兵数量倒是不少,可是他们的军械装备比起薛延陀部还要差,而且自己的将士也被正在不顾一切逃走的薛延陀部冲散,根本没有多少作战力量。 白默听到身后惊恐的叫声,这才明白,从他们背后杀过来的并不是右威卫,而是真正的大唐骑兵,李勣亲自率领的骑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