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邪牲淫祀-《道门当世》


    第(2/3)页

    「也罢,那就看上一眼。」

    二人当即调转方向,追着那队乡民而去。

    李玄感心中不耐,可薛振锷却一直客气有加,李玄感愣是找不到发飙的由子。薛振锷又不停追问,李玄感说上两句,倒是显露了好为人师的本性。

    据李玄感所言,这五通神Yin祀早已有之。茅山道藏记载,五通神隋唐之时便有。

    唐光启二年,天降五位神人于婺源城北。这五位说的就是五通神。

    五通神名号颇多,五显、五郎、五圣、五猖、五哥等等,说的全都是五通神。

    及至宋宣和年间,赵宋眼见五通神势大,干脆来了个官方背书,敕封五通神为通贶候、通佑候、通泽候、通惠候、通济候;后又封「显应公、显济公、显灵公、显宁公、显佑公」。

    赵宋官家是背书了,可当时的道门对此嗤之以鼻,只当五通神不过是山精野怪,根本不曾敕封。于是论将起来,这五通神依旧是Yin祀。

    每岁正月初五迎财神,迎的就是这五位。

    薛振锷暗道好家伙,敢情自己前世那帮迎财神的,迎的根本就不是正神啊。

    这五通神并非道门敕封,只因百姓香火愿力催生,刚开始倒是规规矩矩有求必应。有人家闹饥荒,求了五通神,家中米缸顿时堆满米粮,且连吃数日不见少。

    后来大和尚们开始使坏,说这五通神本就是佛门家奴。宋时佛门典籍《五灯会元》记载:僧问:如何是古佛道场?师曰:五通庙里没香炉。」自此以后,五通神便与佛教五通仙画上了等号。

    《华严经》记载,五通仙是「Yin欲」的象征,「五通仙人大威德,退失神通因女人」「女呼共澡洗。女手柔软触之,心动遂成Yin欲,即失神通」。

    如此断章取义,五通神就成了邪牲Yin祀。于是而今就有了借阴债之说。

    所谓借阴债,乃是其人求五通神,损阳寿而得横财之举。

    薛振锷听得啧啧称奇:「稀奇,五通神要阳寿作甚?」

    「山精野怪,所思所想贫道如何得知?」

    薛振锷皱眉道:「此地距茅山颇近,万真人怎地不管?」

    李玄感气道:「如何管?乡民与那Yin祀你情我愿,我上清又如何管得了?」

    说话间二人停下脚步,不远处山坡上立着一庙,乡民吹吹打打,将纸人供入其中,其后不少乡民上前上香叩头,口中念念有词,颇为虔诚。

    忽有一人一声发喊,原地跳起老高:「意!我借到了,借到了!五通神老爷说了,明日必有横财临门!」

    乡民齐齐赞叹。

    有乡民道:「苏二,你舍了几年阳寿?」

    那苏二混不吝道:「不过区区十年!」

    又是一番赞叹,众人纷纷说这苏二命好。

    那苏二左右拱拱手,喜气洋洋扭头便奔下山坡。薛振锷见那苏二三十左右年纪,面皮黢黑,想来是乡中农人。当即横出一步拦住去路,稽首道:「慈悲,这位老兄请了,贫道有一事不解,不知老兄可为贫道解惑?」

    那乡民倒退一步,极为警惕道:「你这道士要作甚?」

    薛振锷眨眨眼,翻手摸出一块碎银,丢将过去说道:「不让老兄白忙,只消回答贫道几个问题,这银子便是老兄的。」

    那乡民略略掂量,当即放进嘴里咬出牙印,旋即喜道

    :「五通神老爷显灵,果然有横财!兀那道士,有话快说,我还要还家呢。」

    薛振锷和气道:「贫道观老兄方才借了阴债……不知老兄可曾见过那五通神模样?」

    苏二开始皱眉,说道:「我也不知见没见过,方才我一心祈求,眼前突地腾起烟雾,俄尔便有幼童声响传来。说横财一笔可换十年阳寿,问我允不允。我应允下来,那烟雾便散了。」

    李玄感在一旁冷哼道:「装神弄鬼!」

    薛振锷思量一番,问道:「老兄喜气洋洋,怎地这般不吝惜阳寿?十年阳寿可不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