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那封信,承光帝听的是他父亲转述的。 世祖皇帝已经将整个宗室的后路都安排好了,所有一切都安排明白了。 承光帝一直想知道,世祖皇帝的红匣子里,就只剩下这一封信吗? 孝昌帝一直没说。 那里面,还有一把剃刀! 仿佛在说,如果连信中所说的都没有,就出家吧! 也许,是出家,也许是让他自尽。 孝昌帝不敢说,也没脸说。 大明在承光帝手下退幕,其实接这个锅的,该是孝昌帝。 可他死的早。 最后让承光帝接锅。 他在时,就不停联姻,这些年也不停止。 皇族和朝臣联姻,从世祖皇帝就开始了,一直都没停止过。 最近二十年,联姻更加密切。 皇权衰落,皇族并没有衰落过。 两代皇帝自杀,算是保留住皇帝的颜面。 承光帝主动退位,又给皇族赢得了无限好感。 准确来讲,和前朝皇帝对比,大明二十三位皇帝,起码都算贤明,起码在水准之上。 大明朝,又达到了世界之最,极端繁荣,极端繁盛,都算有功。 虽然对这个时代的人,感受不到世界霸主的社会地位。 因为中原王朝,永远都是世界霸主! 从来没有被踩在脚下过! 没有尝过苦,哪里知道甜? 没人知道,被踩在脚下的滋味! 被当二等公民的滋味! 被人瞧不起的滋味! 这个时代的人不懂! 但,不可否认大明皇帝之功,承光帝算是赚足了眼球,黄袍是脱掉了,金光却穿上了。 但承光帝退位之后,深居简出,只是偶尔在报纸上发表几篇文章,他还不会用互联网,都在报纸上发表。 对于朝政之事,从来不予以评论。 转眼到了大明历419年。 大明彻底形成了新的体制,总统议会内阁制。 总统,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其实没有大权。 掌权的是内阁首辅。 而真正掌权的,则是议会,因为国家大事要通过议会来讨论,最终做出决定。 军机处更名为军机阁,为军中最高行政单位。 八部六寺权柄归入内阁,从平级,变成了首辅高一级,和次辅同级。 司法被单独提出来,成为第三条腿。 但这条腿过于单薄,关键是刑部掌立法权,立法权却在内阁手里,等于说司法的权力,并不完整。 内阁权力过于膨胀,即便军机阁和司法部合并,也无法抗衡内阁。 所以,首辅的地位要高于总统,其实就是这个国家的掌舵人。 首辅只有四年任期,最多两届,总共能干八年。 这是当时正始帝拿来碰臣权的,结果真的付诸实践了。 因为谁都想当首辅! 谁都有权力欲望,就增加了这种限制。 而总统,也是一样的任期。 都是八年,总统和首辅,是互相举荐的。 本来规定,总统应该是朱家人来当,结果,朱家人拒绝,没人愿意当这个受气虫。 之所以设立总统,其实是为了制衡首辅的。 只有两个人当头的时候,才会开始内斗,下面人才会盈利。 三个人,就是江湖! 两个人,一男一女,还可能小小的和平共处,一旦是同性,那么抱歉,也是小江湖。 新制度试行四年。 大明历423年,朝廷加强了司法权,把刑部、都察院、监察司从内阁中拿出来。 首辅权柄遭到压制,这回算趋于平衡。 总统的权力,主要负责外交。 等于说,总统全世界飞,首辅呢,负责管理国内政务,一个是鸿胪寺卿,一个是皇帝。 总统心里不平衡可以呀,斗呗。 体制的本质,就是要斗。 承光帝隐居幕后这些年,却在偷偷地组建政治家族。 世界上姓朱的把这座权力的山峰给围住了,谁想登顶,都得经过朱家人同意。 承光帝借此机会,转型为政治家族。 他先培养自己的外甥,去当总统。 再培养自己的侄孙去当首辅。 最多二十年后,大明的权力,又回到了朱家人的手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