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朱元璋训诫》-《大明:爷爷,我们一起跑路吧!》


    第(1/3)页

    他真的很会做人,如果不是遇到了爷爷,他...

    朱标低着头想了想,站了起来,给朱元璋揉了揉自己的肩膀,轻柔的声音响起:

    “父亲…”

    "韩国王爷有这样的缺点,你又不是第一次见到

    "他毕竟是为你效力这么多年的人了,你就优渥些吧,他年纪这么大了,你又有什么资格为难他呢?

    “俗话说得好,无功不受禄,更何况,韩国王爷随陛下征战南疆,乃是我大明的头号战将

    “大将军?”朱元璋叹了一声,带着期待。

    “没错,如果他真的被杀了,我们一定会以大明最大的军师之名,将他处决!”

    安息吧,册封其为郡王,并将其安息于钟山...”

    “我会将他大儿子李琪的俸禄提升到韩国公爵的爵位,让他可以一世不被处决。”

    "我宁愿让这个世界有一个好名声,那就是我的朋友!"

    “可是——”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凌然的杀气:

    “人之年迈,多年来体弱多疾,没人会料到,晋太祖宣帝,会从一个年逾古稀,却已是大魏忠良之人,变成如今的司马懿

    “这是一支以死亡为代价的军队,征服了整个世界…”

    朱雄英见朱元璋一副要杀人的样子,顿时吓得浑身一颤,停止了揉揉老人大腿的手。

    以前的时候,他都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和蔼可亲的老人,但是这一次,他却是真的动了杀心。

    沉吟了片刻,小声的问道:

    "你身体很好,是吗?

    “哼!”朱元璋咬牙切齿,转过身来,对着朱钦说道:

    “迟则生变!”

    "你父亲虽说不如曹芳,但是他的权势足够,但是心肠太软,很可能会害死他……"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用大掌在朱标的手上轻轻一按,慢条斯理地说道:

    "大明王朝,在一个强大的帝王去世之后,将会变得更加强大。

    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看起来多么的善良,多么的善良,都不能指望他。”

    “我奉上天之令,我寿永昌。”

    "没有什么是真正的忠心,我从来就不认为这是真正的忠心

    "我倒是希望这个世界上有像诸葛这样的人……"

    "一国江山,不过是一州之君,却被推上了万年难得一见的圣人之位,拥有盖世才华,却又不会谋朝篡位,这种人,可以说是罕见,但绝对是罕见

    “至少,他不是个好苗子。”

    朱元璋眯了眯眼睛,握住了朱雄英的手,认真的道:

    "楚轩,大孙……"

    “李斯篡改诏书、陈平、周伯,杀王杀帝、霍光废了皇帝、武周,一个女人,居然也能谋朝篡权,颠覆大唐!”

    "更别说像司马懿,李善长这些权势滔天,人脉极广的大人物了。

    “在皇权之下,即便是杨坚这样没有什么底蕴的人,赵匡胤这样的禁军统帅,也会以雷霆万钧之速,篡夺皇权。”

    朱元璋说完,目光落在了朱雄英的身上,说道:

    “孙儿,我还以为你对李世民有好感呢。”

    “是的,唐太宗虽然私德不好,教子无方,但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好君王。

    说到这里,朱雄英抬起头,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这是怎么回事,以后他也是大帝,只是不知道是他变态,还是老李变态。

    “哈哈哈...”朱元璋嘿嘿一声,继续道:

    “那么,他是怎么说的呢?”

    朱元璋说完,也不等朱雄英回答,就自己开口说道:

    “李靖在他出兵高句丽之前,已有七十三岁,体弱多病,无法参战,太宗亲自登门拜访,安慰他的伤势,说……”

    “说起来,当年的司,虽然年事已高,但却能奋发图强,为我魏家建功立业。

    "李世民不也是一位英雄吗?晋阳之战,青年之争,君与臣之争,早已决定

    “大唐大半的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这位统帅一生征战沙场,就算是他,也会忌惮……”

    "而且,李靖在李世民之前,已经去世了八日...大孙,你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吗?"

    “儿子不敢妄加揣测……”朱标神色平静,而一旁的朱雄英则是双目圆睁,一脸的震惊。

    “你的意思是……”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朱元璋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没有人是生来就是帝王的,人人都是在这混乱年代里争斗的老虎和狼群,彼此可以信任。我们能相信什么人?”

    "若是善长老是英年早逝,我倒很愿意和他来一场萧何的邂逅,也算是一桩美谈,可是这些年来,我掐着手指数着时间,他都已经七十多了,为什么还没死去?莫非是他命中注定?”

    "可是我的身体还好,可以多等他一段时间。

    “不要脸,那就...嘿嘿嘿...”

    "有一件事,将军可以被杀,但是江山绝对不能丢!"朱元璋说完这几个字,眼神变得无比的阴冷。

    “是,孙子听话,朱雄英面无表情的回答,可朱标,还是叹息一声。

    "唉..."他叹了一口气。

    “父亲,我觉得,他毕竟跟随了你这么多年,如果他做不到,就将他革职,打发他去定远养老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