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道理是很简单,只可惜宋明的皇帝与大臣们明明知道,可就是不愿意给。 他们觉得,单纯依靠忽悠与压制,就能让武人去卖命,全都将武人当成沙雕看待。 李云泽不觉得谁是沙雕,所以该给的好处绝对不会少。 安排好了诸多事宜,又嘱咐哥舒翰在出兵天竺之前,一定要先将吐蕃安稳下来,之后才启程返回长安城。 等到他一路风尘仆仆的回到长安城,已然是来年的春天。 皇帝御驾亲征,一战灭一国,而且还是天下公认的大国强敌,如此赫赫武功自然是影响力深远。 留在长安城的内阁六相带领百官出城百里迎接皇帝,并且为皇帝献上最优美的颂文。 当年李二搞了玄武门,是通过击败突厥获得威望从而掌控天下。 李三郎的玄武门,也是事后不断向外开疆拓土。 到了李云泽这儿,灭吐蕃之功已然足以让其威压天下。 借着这股气势,李云泽回到长安城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对行政区域进行改制。 除了边疆地区的都护府之外,其余各道皆改行省,并且设置承宣布政使司,掌管行省内的行政事务。 与此同时,各行省,州,县的司法权皆收回,由刑部大理寺督察院分别派驻设置新的衙门。 简单来说就是,将各地藩镇的行政权,以及司法权都给收走。 至于说财权与兵权,暂时还没动。 因为步子太大,容易扯到淡。 对于这种改变,地方上齐齐反对,因为削弱了他们的权势。 可朝中却是齐齐支持,因为扩大了朝中的权势。 这些事情,李云泽下了决定之后就交代给内阁诸相去办理。 设置这么多位相公,不是让他们混俸禄的,而是奥曲办事的。 同时,布政司与全新的司法以及监察体系,空出来了大量的位置需要填补。 李云泽大规模开设科举,搜罗天下人才以填补空缺。 他搞的科举,可不再是一次只招几个人的那种,而是动辄上百。 这其中自然是以平民出身的为主,再不济也是寒门子弟。 再没谁比他更加知晓门阀世家的危害,当然不会再给他们扩大势力的机会。 若是黄巢生在这个时代的话,李云泽绝对不会让其落榜。 大面上的事情如此安排,更加细致的地方上,却是逐渐调动退役的军士进入一个个的乡村之中担任驻村巡捕。 这些外乡人在当地没什么关系网,用来从乡老宗族势力手中收走司法权,最为合适不过。 做了这么的事情,阻力自然不会没有。 科举的时候各种动作不断,打招呼的安排人手的甚至直接作弊的全都有。 对此,李云泽掀起了历史上的第一场科举大案,相关人员全部抓进牢狱之中吃馊饭。 而涉嫌其中的考生,则是用不录用! 地方上谁反对,直接就是罢免。 乡间村中驱赶退伍军士,乃至于将其杀害的,直接就是大军开过去将宗族势力连根拔起。 行雷霆手段,以除弊端。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