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行万里路不如名师开悟。 四郎,娘打算把你送到国子监去读书,你意下如何呢?” 国子监那可是整个大燕朝最高的学府里,里面有学识的夫子多的是。 金科榜眼纪同文就是出身国子监的。 严青青现在身为二品诰命,他们李家本就有两个进入国子监读书的名额。 毋庸置疑京城的教育肯定比丞阳县强太多了,但是严青青又担心若是哪天她们要回沧河镇可能就要把李向康自己留在京城了。 事情没有两头全,甘蔗也没有两头甜。至于怎么选择就看李向康自己的了。 李向康只是简单考虑了一下就开口回道:“娘,我愿意去国子监读书。 娘也不必担心我,我现在已经是大人了,有些事情儿子早晚是要独自面对的,早点和晚点没什么区别。” 既然李向康自己想清楚了,严青青也不用再说什么了。 不过想了想严青青又说道:“丁修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吗,你得空了给他去封书信,看他愿不愿跟你一块来国子监读书。” 严青青一直记得捐款时候欠丁家人情的事,虽然丁员外也搏了个好名声,但是终归是一码归一码。 李向康闻言高兴的应下了,他虽然不害怕去国子监读书,但是他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有个熟悉的玩伴还是好的。 说完李向康的事情严青青又问起了家中的情况。 得知家中一切安好。 严老爷子和严老太太身体都很硬朗,一顿至少能吃两碗饭。 李老爷子和李开山也都挺好的,这年底了正忙着村里分红的事情呢。 工坊和绣坊都有专业的管理和账房,家里有李三牛和徐氏照应着也出不了什么事。 袁慧娘还把杜如织留在了家里照应。 严青青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沧河镇可是他们的大本营,可万万丢不得。 严青青怕袁慧娘她们疲累,就赶紧让如意和如雪带他们去各自的院子里休息。 一觉睡醒来袁慧娘精力十足,又跑到了严青青的院子里。 她好久没有见婆婆了,想跟她说些体己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