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等韩渝回答,严青青笑道:“你不是读书人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 虽说秋闱还有五六个月,可是这一路去京城也需要一个多月,如果路上再有事耽误了行程可能需要两到三个月。 外地学子到了京城之后不仅要安顿衣食住行,还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 有许多学子因为水土不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适应。 如果有条件的,还要拜会一些有名望的大儒让他们指点一二。 所以这时间自然是越宽裕越好。” 韩渝听了连连点头道:“婶子说的极是,渝十年寒窗苦读,为了就是一朝秋闱能够高中,自然是要提前做足了准备。 不管渝此次能不能高中,此生都将以婶子为榜样,一心为国为民。” 严青青为了筹措粮食耗尽家财的壮举已经传遍了大燕朝,韩渝在府城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震惊不已。 所以这也是他时间如此仓促的情况下也要来向严青青辞行的原因。 严青青听到这话还有些不好意思,她能说她捐完之后就后悔了吗。 一想到那白花花的五六十万两白银她心里就难受。 不过再来一次她还是会选择为边关将士筹集粮草的。 韩渝这次在李家待了挺长时间,跟严青青和李向安相谈甚欢,韩渝发现跟严青青聊天他受益良多,就是李向安也能时不时讲出一些他从来没听说过的大道理。 最后韩渝看着天色不早了才有些不舍的起身告辞。 严青青让如意去她的库房挑选了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送给韩渝,希望他能金榜题名,高中一甲。 韩渝从李家出来还想着严青青跟他说的那些话,一时之间没有看路差点被李家的门槛绊倒。 韩渝本来还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突然旁边传来了几声爽朗的笑声顿时让韩渝觉得有些尴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