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次姑姑让大哥购买的那批运往边关的粮食,总要有人押运才行。 我觉得我去是最合适的。而且这也是难得的机会。” 其实萧墨辰说的不错,这是个收服人心的好机会。 如果这次他能押送这批粮食去北境解了将士们的燃眉之急,军中的人肯定会对他感恩戴德的。 将来他若是和萧墨炎争皇位。这些人怎么可能不支持他呢。 但是严青青不放心啊,萧墨辰毕竟才十二岁,而且宣城府离北境很远,再加上萧墨辰胳膊又受了伤。 可是严青青也知道自己拦不住他,沉默了一阵后开口说道:“就不能缓几天过了年再说吗。” 萧墨辰苦笑道:“我前段时间接到消息,北境的粮草已经不多了。最多还能再撑十来天。 就算我现在出发到北境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所以最晚我明天就得走。” 严青青见事情已经没有了缓和的余地,萧墨辰去北境也势在必行。 于是也不再劝阻,而是说道:“既然如此,姑姑也不拦你了,我已经吩咐他们把购买的粮食全部装车了。 本来打算年后找人运到边关去的,这下倒是省事了。 另外我还让咱们食品加工坊生产了一些粉条和豆制品,你一并带给边关的将士们,希望他们也能过个丰盛的年。 还有绣坊那边也赶制了一批贴身穿的棉坎,边关苦寒,这些东西御寒是最好的。” 萧墨辰听了对着严青青深深行了一礼道:“姑姑大义,墨辰这辈子一定牢记在心,我替大燕朝的将士和百姓们谢谢您了。” 当天晚上严青青就带着李向平李向安和李月娘清点好了所有的物品,然后把清单交给了萧墨辰。 严青青又让牧惜从山上调来了十名护卫,让他们一路保护萧墨辰的安危。 其实萧墨辰身边的暗卫不少,这两年来他自己又训练了一支私军,所以安全方面还是很有保障的。 但是他依然很高兴严青青能为他考虑的如此周全。 拜别严青青后,萧墨辰带着队伍连夜出了城直奔北境而去。 第(3/3)页